B计划
星巴克在盈利上面临的危机,没有比2008年秋天更为严重的了。
9月,星巴克在第4季度结束时,利润大跌97%,为540万美元。这一年,收入下降了53%,跌到3.16亿美元。虽然其中包括1.05亿美元与重组和改造相关的一次性费用,但即使没有这些费用,公司仍然处在每股股价比预期收益低4美分的情况。
因为公司内部和外部没有人知道糟糕的经济形势会持续多久,星巴克的董事会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并且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让领导团队建立一个经济模型——如果门店同店销售额下滑至-15%,甚至-20%,会出现什么?这是一个令人不寒而栗的要求。
除此之外,董事会还要求进一步削减成本。
其实,星巴克并不是一个铺张浪费的公司,只是相对来说缺乏规范。在供应链管理部门,运营成本——维持日常供应链的运作开支,每年竟高达1亿美元,这是一个失控的开支数字。星巴克预计在生产和物流方面节省2500万美元,在采购储存方面再削减7500万美元。
另外,再削减7500万美元的劳动力成本,这并不需要裁员,而是整体改造如何在更少的时间内完成店内工作。更具体的说,采用精益求精(Lean)的技术,简化并优化咖啡师的工作,在早上最繁忙的时段提高工作效率,下午顾客少时则相应地减少人手安排和工作时间,从而最大程度地利用咖啡师的时间和精力,实现高效的运营。区域经理一度关注于开设新店,现在应关注改善现有的门店。
如此深入的成本分析,对公司及其管理层而言,是必要而健康有益的过程。最终,领导团队非常自信地确定星巴克可以削减4亿美元的永久性成本。
11月,舒尔茨告诉董事会,这是星巴克的B计划(备用方案)。
“不,”董事会的回应是,“这应该是你们新的A计划(首选方案)。”
事实证明,董事会执行B计划是明智之举。
走出泥潭
通过变革,让星巴克实现可持续增长模式的机会比比皆是,但拯救公司不是某一次行动、某一种产品、某一次改良、某一个人就能做到的。只有做到所有这些,才能成功。
舒尔茨坐在纽约市凯克斯公司的办公室里休憩。两年前他就是在这儿谈到了星巴克的衰败,他准备公布他认为是公司自上市以来最重要的季度财务报告。
星巴克的利润再次增长。
2009财年第3季度的业绩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实现了自2008年第1季度以来的首次盈利增长。公司盈利1.52亿美元,和前一亏损近700万美元形成鲜明对比。在每股收益方面,星巴克获得了20美分的利润,和前一年的负收益相比有了显着增长。华尔街没有预测到尖峰时刻的来临,但星巴克的表现击败了分析师的普遍预期:超越预期收益5美分。
在收益公布的几天后,一些头条新闻写道“星巴克步履蹒跚地走向盈利”。是的,星巴克的态势已经转变。舒尔茨经过一系列有破有立的举措,让星巴克终于重新回到最初的轨道,朝着最初的梦想一路向前。
相关资讯 [ 关键词: 星巴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