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思商学院 > 旅游 > 正文

白鹿院回眸:枕流漱石的朱熹

2011-08-18 14:22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字号:小

  朱熹是在怎样的心境下写下“枕流”两字呢?他真是想拿清流洗耳吗?他是真的愿意退隐山林吗?

  其时朱熹已经49岁,担任江西南康军知军,治所就在星子县。这白鹿洞书院距离鄱阳湖星子县有十二里,本是唐朝李渤所建,北宋时已与湖南的石鼓书院、湖南的岳麓书院、河南的嵩阳书院(一说濉阳书院)并称宋代四大书院。但当时已然荒废,朱熹为官后,第一件事就是修复书院,并造了孔子及弟子塑像,聚集了一批学者门生,讲学论道,蔚然成风。他还订立了《白鹿洞书院揭示》。这些语录体文字如今在书院依旧被黑字黄纸书写着,简明扼要地阐发了儒家思想在南宋理学中 的发展。白鹿洞书院真正声名是因朱熹确立的。朱熹诞辰一百多年后,宋朝皇帝将这些教条颁发给太学生,并流播到海外,称为“白鹿洞精神”。

  看上去朱门学术相当的兴旺,且越往后越发挥着巨大影响。

  当时的朱熹在思想界已有相当名气和影响,在政治上却是孤立的。而南康军位于江西,当时并不是政治中心。朱熹与门人弟子在白鹿洞书院,与附近的鹅湖书 院、岳麓书院、石鼓书院,等等,互相呼应,结成了一个志同道合的群体。虽如此,朱熹当时心情是郁闷、徘徊的。

  即便是应召拜任南康军,朱熹心中依旧存着退隐念头。“枕流”,以清水洗耳,免于宵小之徒的恶言入耳,免于众口喧嚣的沸腾论争。靠近白鹿洞书院溪流边,有“独对亭”一座,质朴笨拙,能看到理学家的慎独,也分明带有退隐静修的禅意。亭边又有“枕流桥”,当年朱熹造的是木桥,清人改为石桥。明代李梦阳写有《枕流桥》诗:“峡急岂有心,临桥石相激;蓦惊桥上听,夕阳人独立。”这夕阳人独立,是慎独自守的儒者?或是欲念俱灭的老僧?

  但朱熹并非真的甘愿山林退隐,也并不是一个素来就想退隐的人。他只是想找到能使他的“道”得以贯彻的“明君”罢了。他有一首《感怀》诗,道出了心中 所想:“经济夙所尚,隐沦非素期。几年霜露感,白发忽已垂……乾坤极浩荡,岁晚将何之。”他一方面不愿意退隐,一方面又“不能与时俯仰,以就功名”。这也是当史浩以君臣大义相劝,他还是出来出任南康军,虽然也不过是个小官。

  庐山向来多隐士,朱熹在这附近为官,心中难消隐念。所以他既能在书院中书写积极有为的《白鹿洞书院揭示》,也能写“枕流”这种流连山水的文字。

  但他没有写“漱石”,想来他还不想用石头“磨牙”,或者他不愿意将更多的时间耗费在与敌人的论争上?他倒是愿意与他的朋友们就不同的观点切磋、探讨。最著名的是与陆九渊等的辩论。朱熹讲求“格物穷理”,认为要接触具体的事物万象,努力穷尽,达到极致,才能追寻到事物之“理”,主张收敛、敬畏、专一、严肃,等等,而陆九渊主张“发明本心”的良知良能,因为“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将朱熹的“格物致知”说成支离的事业。1175年夏,朱熹与陆九渊兄弟在江西信州铅山鹅湖相会,双方论辩激烈,这就是中国哲学史有名的“鹅湖之会”。当时朱熹46岁,尚在靠近江西福建交界的武夷山隐居。3年后,朱熹出任南康军,白鹿洞书院一修复,他就急忙去请陆九渊,陆带来朱克家、陆麟之等大批弟子,来此讲学,陆九渊以《论语》中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为题 演讲,史称这次演讲极为轰动,连当地的农夫也来旁听,不少人流下激动的眼泪。演讲盛况如何不知,但朱熹作为儒者对学问精微之理的尊重与探究精神,对不同观 点的兼容并包,不拘于自己一门一派,或因学术观点排挤他人,其心胸气度很值得今人学习。

(责任编辑:孙铭苑)
转载声明:谋思网转载此文的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表明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甄别,以防风险。
推荐阅读
谋思资讯有部分内容或图片来源于互联网,内容和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问题敬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


关于谋思网联系我们帮助中心服务条款隐私声明法律声明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0-2024 imos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