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人超过八个
不能忍受不完美是精英变成蚁族的温床,而管人过多则是促成精英蚁族的客观原因。管理幅度对一个管理者最多直接管理的人数做出了明确的定义,管理教材上的说法是不要超过5个。从经验上来,一般复杂程度的管理工作,不超过8个是合适的。
但实际上,却很难控制住。比如一个区域总经理,下面列几个省级经理或分支机构负责人,同时又兼顾一下职能方面的下属,有时候还想直管几个重要片区,直管的人数不知不觉中就上去了而不自知。最直接的后果是,和直接下属交流的工作量一下就多了,打电话、接电话、写邮件、发邮件、看周报、反馈工作计划、重要工作支持……而自己能单独拿出来做自己工作的时间自然减少,而后果是重要工作没有有效完成,造成日常工作中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难以解决。在这样的情况下,能拿出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系统、有针对性地指导下属的工作显然就更不可能了。恶性循环下来,不但自己的工作效能受影响,管理下属的效果也大打折扣,下属自身工作也不容易得到有效的支持。
结果,大家真正就像一群蚂蚁,超负荷工作,累、疲、加班、不能休息。而像市场大局、同行举措、营销策略调整、团队建设等一系列需要花时间了解、思考、分析的事情,却有意无意地列在了工作日志中“有空时再做的”行列中了。
不看书 不聊天 不运动 不睡觉
如果一个“白骨精”样的人(注:白领、骨干、精英),惰于育人、懒于招人、大量直管下属又追求完美而被迫事必躬亲,其日常工作量可想而知。抛开工作结果的压力,仅仅是工作量的压力就是惊人的。特别是自己陶醉在这些事务性成果的满足感中,那是相当的可怕。
并且,在这样的情况下,哪还有时间看书,哪还有时间找朋友聊聊天?自然,很容易忘记了运动,很自然地废寝忘食,缺少睡眠。我曾经顶着黑眼圈,经常一周跑若干个城市,好几个年头下来,干得比牛累、比鸡起得早,业绩反而不理想。
失去基本减压方式和必要的休息,崩溃怕是迟早的事,害人害己。
而且,不读书,知识不能得到更新,也不了解一些新的理论去指导自己的工作,当然也不可能有新的东西去培训员工;不聊天,也无法从朋友那里借鉴有用的经验,视野就被限定在自己这一点框框架架中。
我共事过的一个技术总监曾经和我说,要坚持每个月至少找一个朋友聊聊天,开拓一下视野,拓展一下思路。我非常认同。朋友经常交流,交换的信息也多了,大家都受益,心情也愉快了。
而我现在和朋友们聊天,大家最常见的问候语是“最近有没有什么好书可以推荐”。钱穆先生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是一位艰苦创业中的朋友推荐的,薄薄一本,看起来和企业管理没什么关系,但是其对中国汉唐宋明清制度的精辟分析,让人阅读放松之余,对于管理制度的设置和调整有非常大的启示。而《水平营销》更是经典中的经典,也是很早朋友推荐的,从根本上弥补了我当初完全纵向营销思维的局限。
思想需要更新,身体同样需要。村上春树《当我谈跑步,我在谈些什么》,让我和我的工作伙伴迷上了跑步,出差时背包中带上一双沉重又占地方的跑鞋。而查查出差城市里的游泳馆,晚上半个多小时的水中运动,沉重的脑壳为之一轻,睡眠质量和工作效率大增。
忽视来自组织外的认可
敬业的精英,绝大多数将大部分精力放在了工作上,在忘了读书、运动的同时,还忘了在行业中或其他方面拓展自己的影响力,变成蚁族就是理所当然的了。作为老板,可能会错过一些提升和完善自己的机会;作为“白骨精”,错失的可能是“更上一层楼”甚至是“侧目一望天地宽”的机会。
在我曾经是销售经理的时候,出差空闲之时,将销售心得和案例整理成文,多有发表。正是这些被杂志和读者认可的文字,在我争取某知名咨询公司offer的过程中充当了重要的砝码,成功从一个sales向管理咨询顾问转型。而这个转型,让我在积累一定的咨询经验后,得以转到企业管理者的岗位,让我终身受益。
我的同窗好友,在大学里当老师,教书科研之外,积极拓展管理咨询方面的实践和理论创新上的努力,发表了几篇硬文章,破格提升为副教授。
陆琪先生的《职场刻薄话——精英蚁族》一文中,描述了一个在首席设计师招牌下疲于应付各种项目的建设设计师,在抽出部分业余时间参加各种设计大赛后,终于斩获几个大奖,成功借助在业内获得的认可而在原事务所中反“蚁”为主的故事。
所以,放一点自己的时间在公司之外的努力上,在调节身心的同时,不但可以为自己的未来预埋一些伏笔,创造一些机会,而且会促进自己在公司内平台的提升。平台更大了,精英们才能活得更加从容,更加像一个幸福的人而不是一只忙碌的蚂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