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解”危机与“土崩”隐患
“加盟”与“直营”两种成长路径,除了扩张效率和规模上呈现巨大差异外,在所带来的危机或隐患问题上也有显着不同。其中,以“加盟”模式缔造的组织往往遭遇上层分裂的“瓦解”危机,而以“直营”模式经营的组织则常常面临上下离心的“土崩”隐患。
“瓦解”与“土崩”的概念最早由西汉时的徐乐提出。所谓“瓦解”,大意是指统治上层的分裂,而采用“加盟”模式建立起来的王朝,往往容易出现此类危机。西汉建立之初,除了实力最弱的长沙王之外,其余异姓王纷纷起兵造反,对新兴王朝构成较大威胁;汉景帝时,又发生同姓王造反的“七国之乱”,带来严重的变乱动荡,这些事件都属于“瓦解”危机。所谓“土崩”,则是指统治者失去民心之后众叛亲离、上下离心、底层人民揭竿而起的局面,这类隐患更容易发生在那些以“直营”模式建立起来的王朝身上。
采用“加盟”模式建立起来的王朝公司,在以极高的效率拓展极大的版图的同时,往往需要付出权力分割的代价,而一旦权力的妥协难以继续维持下去,势必会出现“加盟”势力分裂独立的危机。
以清初的“三藩之乱”为例。满清入关时,军队只有十余万,整个族群部落也不过百万人左右,它自知仅靠自己的实力不足以征服人口上亿的明帝国,于是广泛借助以吴三桂为首的明朝降将的力量。其中,吴三桂平定云贵地区,孔有德征定湖广地区,尚可喜与耿继茂分兵定福建、广东。这种“加盟”模式当然有助于提升扩张效率可资对比的是,元灭南宋时,仅襄阳之战就耗时六年多,而清军灭掉南京、杭州、广州等地一系列南明政权仅用了一年左右的时间。
不过,这一做法带来的隐患也是深重的。1673年,吴三桂因不满清廷削弱自己权力的举措,率先起兵反抗,福建、广东、广西、陕西、湖北、河南等地纷纷响应,对清廷构成了极大威胁。经过八年的艰难平叛,康熙帝才正式终结这一“瓦解”危机。
对于以“直营”模式成长起来的王朝而言,通常不会遭遇“瓦解”危机,却常常陷入“土崩”之局。这是因为,以“直营”模式创建基业,不仅效率低下,而且版图规模也较为有限,随之而来的,则是历史遗留问题的牵连不决与应对外部侵略时的力不从心。
明代是朱元璋以“直营”模式缔造的王朝,建国之初就面临着严重的外部形势。明成祖时堪称明代国力最强盛的时期,但也未能彻底肃清蒙元残余势力。在明代近300年的统治期间,北方的蒙古、东南沿海的倭寇、东北的后金先后构成旷日持久的严重威胁。而解决这些危机,需要巨额军费开支和浩大人力作为支撑。尤其是在应对后金的战争中,明帝国无休止地搜刮军费,超出了底层人民的承受能力,将对外防御战逐步演化为深重的国内危机,造成怨声载道、民不堪命的“土崩”之局,最终,千疮百孔的明朝在农民战争暴风骤雨般的打击下灭亡。(作者介绍:张圣刚,先后就读于南京大学、北京大学中文系,目前在国有电力行业从事企业文化工作。雅爱书史,神交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