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许多旅游景区已经不满足于“有限”的门票收入,将视线纷纷投向潜力“无限”的旅游商品市场。旅游产业作为由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组成的综合性产业,其中旅游商品在旅游产业的构成要素中可挖掘的经济潜力最大,因此世界上许多旅游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都十分重视发展旅游购物。作为一个拥有广阔前景的产业,旅游商品的发展无疑已成为旅游经济的新增长点。无论是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还是数不胜数的国内外旅游会展以及日益盛行的旅游假日经济,都极大地刺激旅游商品的开发和消费,成为促进旅游购物发展的大好机遇。
然而想靠旅游商品打开游客们的钱袋子,并非一件易事。有资料显示,近年来,旅游者的购物欲望明显下降,有五成的中外游客不能满足在中国购物的需要。业内人士称,尽管中国旅游业近年来已逐渐成为最具成长性的行业之一,但在这个具有庞大市场规模的产业中,旅游商品销售市场却并未成形。
虽然目前市场上各种旅游商品无处不在,但出门在外的旅游者却难买到让自己一见钟情的商品。游客们有一种近乎相同的切身感受就是,在杭州、成都能买到的东西,在天津、广州也同样能买到;产自广东、云南的特产,在北方也随处可见。于是找不到特色旅游商品的游客,也就失去了购物的兴趣。
中国旅游商品已经成为制约国内风景名胜区旅游消费的“软肋”,产品粗糙雷同、缺乏创新和特色、产品配套不到位是这一困局的根源所在。一边是“有商品,无市场”,另一边是“有需求,无供给”。旅游商品市场上呈现的二元悖论值得旅游行业及相关旅游产品制作商反思。
要加快旅游商品的发展,就必须认真研究和分析旅游商品消费的特点和旅游者的购物喜好,开发出独具特色的旅游商品。现在许多地方开发的旅游纪念品既没有地方特色,又没有文化内涵,更谈不上精美、实用,其结果往往导致各地开发的旅游纪念品千人一面,相仿雷同。
在游客眼里,旅游商品应是具有旅游场所特征、寓意的物质品。特色是旅游商品的生命,特色的内涵则在于旅游商品所体现的地域特征。1996年第三届亚冬会的吉祥物“豆豆”,兼具地方特色和卡通造型,面世之后广受欢迎。“豆豆”的成功说明,只要生产针对性强、纪念性强、适用性强、地域性强的旅游商品,就会赢得市场。旅游纪念品市场要做大做活,目前的关键问题是要跳出传统的“纪念品”框框,要想让游客掏钱购物,从产品设计就应顾及到他们特殊的消费需求,要准确地把握旅游活动新的时尚和潮流,依据现代旅游市场规律做出品牌,不再让游客空手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