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台湾“塑化剂”污染事件影响迅速席卷国内企业,食品生产企业处于极度恐慌状态。因食品接触材料中也存在因人为添加或工艺污染而含有“塑化剂”的风险,国外客户和国内下游食品生产企业纷纷要求上游食品包装供应商提供不含“塑化剂”的检测报告。常州检验检疫局食品接触材料实验室每天都会接到相关企业的此类咨询电话几十个,要求进行“塑化剂”检测。作为质检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州检验检疫局国家食品接触材料检测重点实验室立即启动应对预案,针对食品接触材料“塑化剂”检测进行技术攻关,并取得突破。
台湾“塑化剂”污染事件是由于生产起云剂(饮料乳化剂)的厂家非法添加了用于塑料化工行业的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而引起。“塑化剂”传统的检测方法一般采用的是有机溶剂超声、震荡或索式提取法对产品中塑化剂进行提取,提取效率较低,只能检测人为添加的大剂量(一般产品中塑化剂的限量为0.1%,即1000mg/kg)“塑化剂”,无法满足当前因工艺污染而导致的微量“塑化剂”的检测限值要求。
针对这一情况,常州检验检疫局第一时间启动重大事件科研攻关应急预案,采取三项措施,进行食品接触材料“塑化剂”检测技术攻关:一是成立专门技术攻关小组,由常州危险货物与包装检测技术中心主任汤礼军亲自挂帅,抽调中心精干力量,致力于降低“塑化剂”检出限的研究。二是制定科学的攻关方案。虽然塑化剂是玩具、儿童用品和食品接触材料中常规检测的项目,存在的检测方法较多,但各种方法的检出限一般在30ppm左右。台湾“塑化剂”事件后,各企业要求食品接触材料中“塑化剂”检出限为1.0ppm。针对这种情况,攻关小组广泛查阅文献和标准,整理出现在可能采用食品接触材料中“塑化剂”检测的前处理方法和仪器检测方法,分组对不同的方法进行试验验证。验证可行后,采用阳性样品对各种方法进行比对试验,确定最优的试验前处理方法和检测方法。经过艰苦的技术攻关,常州检验检疫局食品接触材料实验室在短短两周时间内就将食品接触材料中16种邻酯的定量检测限从原来的30ppm降低到1.0ppm,定性检测限降低到了0.05ppm,从而解决了食品接触材料中微量“塑化剂”污染检不出、检不准的问题。三是采取审慎的验证手段。在检测技术取得突破后,为确保检测技术的可靠性,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攻关小组将优化后的试验方案和阳性样品分别送系统内外5家权威实验室进行外部验证。实验室间的协同试验结果显示,该技术方法灵敏度高、检出限低,稳定性较好能满足当前企业对食品接触材料中塑化剂1.0ppm检出限的要求。
截至目前,常州局食品接触材料实验室已完成近500批次塑料食品接触材料中塑化剂含量和迁移量的检测,其产品涵盖塑料包装、一次性纸杯、方便面纸碗、保鲜膜/袋、塑料瓶盖及垫片等。并在多批次食品包装材料中检出微量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邻苯二甲酸丁苄酯(BBP)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等物质。为进一步加强食品包装材料生产监管,改进我国食品包装材料生产工艺,为保障进出口食品接触材料及食品的质量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关资讯 [ 关键词: 塑化剂检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