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入境游市场低迷 旅行社亏损
与公民旅游市场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状态不同,近两年上海入境游市场一直处于起伏状态。“去年,世博会引发的入境游热潮过度集中,导致今年市场明显疲软。”接受采访时,多家旅行社负责人表示。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海锦江旅游有限公司今年上半年入境游市场规模大约下降了20%,其中日本市场下降了约40%,欧美市场下降了20%,其他地区下降了30%以上。
“上半年整个入境游市场的游客量下降了70%,其中,欧美市场下降了50%,日本市场的游客量减少了近100%!”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旅行社负责人表示,“今年的入境游肯定是亏损的。”
在旅行社的业务版块中,入境游是最脆弱的一块,受内外因素的共同影响。外国人的出游计划一般以年为周期提前制定,所以入境游产品的报价一般都是提前一年就做好的,但近几年,燃油费、营业税的上调,使旅行社的成本不断提升,但已经出了的报价又不能轻易更改,旅行社的利润空间被挤压得越来越窄。“仅去年一年,我们就因此损失了几十万元。”某旅行社负责人抱怨道。
在上海中青旅总经理刘明华看来,上海周边地区的旅行社对上海本地旅行社的挤压也不容忽视。“受全球金融危机、欧债危机影响,欧美入境游客对价格较为敏感。现在,很多游客选择从上海入境,白天在上海游览,到了晚上却纷纷出城,居住在上海周边地区的酒店,上海本地旅行社的利润空间更窄了。”
“在许多欧美游客眼里,日本的核辐射已经对周边国家造成了很大影响,所以他们不仅不去日本旅游,连中国、韩国等亚洲地区也不敢来了。”上海锦江旅游有限公司总经理葛万军表示。
“后世博”时代需要进行产品创新
“后世博”时代,很多业内人士都思考,面对外国游客,上海的“兴奋点”在哪?
“去年世博会,很多外国人涌进上海,体验上海特色的世博。而今年,市场上明显缺乏亮点。”刘明华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在葛万军看来,创造入境游市场的“兴奋点”,上海并不缺乏旅游产品,缺的是对产品的整合与创新发展。“浦江游船、ERA时空之旅等经典旅游产品在国外游客心中有着较高的知名度。但是旅游产品创新不足,政府、旅行社、景区没有联合起来发挥作用,使得上海的旅游产品对国际游客的后续吸引力不大。”葛万军认为。
从目前入境游的发展态势来看,上海的“后世博”效应并没有很好地惠及旅行社。葛万军建议,“将世博园区的后续开发与旅行社结合起来,充分挖掘后世博旅游题材,提升上海对外国旅游者的吸引力。此外,恢复入境游奖励政策、加大对入境游市场开发的扶持力度、将利益合理地分配给旅行社,也可以有效提升各旅行社的积极性。”
“当前,在入境游市场上,从资源开发到市场营销基本处于旅行社自主开发状态,很多产品比较陈旧,外国旅行社反映多少年了,还是那个老样子。我们对新的市场需求和对路的产品缺少研究,市场细分不够。”业内人士指出。伴随着旅行社利润下降,优秀人才也在不断流失。缺乏优秀的入境游策划人才、销售人才、导游,入境游的困境日益明显。
商务会奖市场收益大
尽管入境游市场处于低谷,但是采访中,笔者仍发现了令旅行社为之兴奋的增长点。
今年,锦旅将工作重点放在了拓展单块业务、树立旅游品牌上。葛万军表示:“公司加大了拓展商务会奖旅游产品的力度。同时,在2010年上海市旅游名牌产品锦粹、锦Show等基础上,对产品实行梯度式开发,进一步开发新的旅游名牌产品,为今后的发展做好品牌储备。力争做到使用一批、开发一批、喜欢一批。今年上半年,锦旅的商务会奖市场收益上升了25%—30%。”
上海中青旅也在重点发展商务会奖市场。“我们成立了两个专门从事会奖旅游的部门。近期,我们还与其他三家旅行社一起,接待了一个超大规模的日本会奖旅游团,游客反响很好。”刘明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