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价统计数据应该更多的反映商品的实际品质。”在7月22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张平表示,“中国加息政策多是顺周期,跟随物价上涨慢慢调,物价下来后还在加,起不到反周期的作用。”
经济增长和物价是经济学中宏观政策的核心问题,中国长年以来是有一对匹配关系的。通常认为,经济增长在7%—10%之间、物价上涨在0%—5%之间是比较安全的。依据这个尺度,现在经济增长回到了安全区间,但物价明显超出了安全边界。这样来看,把物价调控作为主要任务是正确的,因为这组数据里只有物价是不正常的。
中国历年的经济增长通常都是经济过热在前,滞后一年拉动物价,因此,调控经济增长实际上就是调控物价,把经济过热的增长进行适当的调控,才能把物价调下来,解决物价高的问题。可以说,过去30年中国经济都是这样的一种模式。
我们可以举出所有高物价年份的数据,前一年都是经济高增长。2008年物价上涨曾经一度高达8.7%,是因为2007年经济增长高达14.2%。
实际上,从今年上半年的经济数据来看,中国的经济增长潜能还很大,还在一个高增长的惯性下运转着。
现在的货币政策实际上包含着整个金融结构的一个调整。自从今年推出社会融资结构总量以来,可以看到,现在银行新增贷款的比重已经下降到53.7%,但是并没有配合利率的市场化改革,结果导致银行信贷在收缩,市场利率激增,银行成了最大的受益者,这将对中国实体经济造成非常大的损害。
而社会融资结构调整是件好事,因为中国不能过度依赖传统信贷渠道,传统信贷渠道有很大的乘数效应,会导致发放货币过多,引起通货膨胀。调整社会融资结构是必要的,但不进行配套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是不合理的。
从整个宏观政策来看,仅仅金融政策是远远不够的。中央和地方政府以及现在的房地产问题已经集结在税收结构改革上了,这其实应该认真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