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悠长假期,吃喝玩乐之余,还得写一篇读后感,这是女友近日倍感郁闷的一件事。其老板酷爱读书,不仅自己读书,还惠及全员,屡屡指定必读书目。读书内容无非是如何提高工作效率,如何与客户沟通,如何做展示等。我给女友出主意干脆在网上下载,对方沮丧摇头。因为老板有严格的读书质量监控措施,不仅要写读书心得,还要当众宣讲,随时预备回答提问,因此不仅不能不读书,还不能略读和泛读,只有认真精读,仔细体会老板深意,才能够顺利过关。
而老板指定的读书时间,当然是工作外时间,写读后感也当然是家庭作业。繁重的工作之外,如何还能保障阅读时间?那当然是员工自己的事情。套句老话,时间就是海绵里的水,用尽全力总能压榨出来。譬如早高峰乘地铁的时候,譬如吃午餐盒饭的时候,还有睡眠时间,周末探望父母时间,乃至其它所有可以挤出的小零碎时间。数次见到女友,都是背着大包,得空便从包内抽出书,愁眉苦脸地看两页。
所幸的是,要求写读后感的老板毕竟还是少数。更有气度的老板是慷慨拍出银子,为员工开个读书会,以此建设温馨感人的企业文化。读书会当然不会总在单位会议室举行。有朋友在一家文化机构任职,为有更好的环境读书交流,老板租下了一个高档会所。从昏天黑地的写字楼逃到京城奢华地带,享受着美味下午茶和专人服务,再分享交流一本好书,貌似温暖关怀,其实参加读书会的人大都怨声载道。因为读书会占用的总是大家难得的休息时段。与一顿精神大餐相比,睡个懒觉更加实惠。何况读书会的内容还是日常工作交流,与会议室课题差别并不大,不过是换个环境开会而已。因此常常有人抢着先到,寻觅离领导眼皮最远的安全地带,而后假寐。也有人低头发短信、织围脖。工作还没干完的,则干脆自带笔记本电脑,抢到有插座的地方,闭关干活。结果读书会散了,人人浑浑噩噩,一问三不知。倘若领导事先也布置写篇读后感估计效果会好些,但可以想见的是,读书会行进期间,众人忙着使用手机或者电脑上网,下载书评,颠倒段落,以便散会就交差,回家洗洗睡。
其实在文气聚集的北京,读书会起初并不是一个鸡肋。这个城市爱书的人何其之多?有一段时间我心绪闲散,最爱参加各式各样的读书活动。最怀念还没有关门之前的单向街书店圆明园店,背靠圆明园的荒草,满院大树荫凉,书香融进茶香,还有文化鸿儒高谈阔论,常常让人有不知魏晋之感。笔者也曾经组织过一个读书会,令人感动的是朋友和朋友的朋友,从北京的四面八方赶来,职业五花八门,籍贯五湖四海,聚集在一间儿童活动室里,每人自我介绍,而后推荐一本好书,并给出推荐理由。至今印象深刻的推荐图书包括朱学勤《风声、雨声、读书声》,以及《杰出青少年的七个习惯》。
可惜,类似读书这样的独立精神娱乐,一旦被单位招安,就完全变了滋味。其实利用读书活动对员工进行培训,本来是单位的一项“德政”。对于出版机构而言,单位团购常常是其利润的重要进项,总有一些书会受到老板青睐,继而一夕火爆,经典如《执行力》、《谁动了我的奶酪》、《基业长青》等。令人生畏的不是读书本身,而是隐藏其后的老板的殷殷期望,那是普通努力所达不到的。何况很少会有老板会就人生幸福而不是业务提升在公司内部探讨,虽然这亦是积极工作的高级组成部分。
开明的老板也会积极请员工自荐图书,只是荐书者也常常会言不由衷。譬如,其实你私下废寝忘食阅读的是《每周工作四个小时》,但是你向老板热情推荐的,可能是《付出的力量》,广告语一定会让所有老板眼睛发亮:“付出才能得到更多。当今世界最主流理念,500强团购第1书!畅销60国,1人1项运动1本书改变全球600万人命运。”
当你有机会成为全球600万分之一的时候,你读什么书,参加何种交流,已无关紧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