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思商学院 > 阅读·品知 > 正文

香港书展如何隔岸击中深圳读书月的要害

2011-07-21 14:54来源:南方网字号:小

  7月20日-26日,第22届香港书展在香港会展中心举行。香港书展从自由的文化土壤中生发,一直被认为是香港社会多元的象征。与内地书展的过度组织不同,它显得并不怎么挑剔,几乎没有界限,也很少谈论标准,反而带着一种轻松愉悦的调子,在每年的暑假期间,吸引上百万人成群结队,欣然投入到阅读当中。

  比香港书展年轻10岁的深圳读书月活动却没有这样的气场。主题活动很多,但是和基础阅读队伍的需求对不上号,精英们的讲演和推荐偏离城市的大多数,激荡的总是他们自己。想要效仿香港办出嘉年华味道,就不能依赖社会阶层的划分去圈定阅读群体。也许,多预留一些无界开放的空间,才能激发出更旺盛的阅读欲望。

香港书展就像一个茶餐厅各种口味都有

  香港着名作家、文化评论学者马家辉总喜欢把香港书展和茶餐厅文化类比在一起:茶餐厅什么都有,有云吞面、生滚粥、碟头饭,也有印度的咖喱、西式的牛扒,香港书展也是一样,像今年,有很多精致的作家和诗人,内地的毕飞宇、阿来、李承鹏、于建嵘,台湾来了李敖、张铁志,香港有北岛、西西及黄碧云等,同时也有写真集、流行小说、图片漫画,这些跟普罗大众距离很近,然后又有很多其它的交流活动,包括给小朋友讲故事的、学习英语的、涉及各种职业考试的……总之是林林总总,百花齐放。

  香港书展的前身是香港出版总会每年一度在大会堂举行的展览,从1990年第一届香港书展算起,至今也踏入第22个年头了。它是整个亚洲规模最大的一个文化盛事,每年的参观人数都会刷新记录。像去年,一共有92万。马家辉的解读是,现在香港书展能有100万的人流量,相比总体人口而言——香港总人口才700多万,扣除很老的老人家和很小的小朋友,剩下大概600万——相当于每六个人当中就有一个参与了,从全世界范围来看,都是比例最高的了。

  这个数字包含了两个层面的内容。首先,“这是香港整体阅读生态的悲剧。”马家辉说,“很多人去逛书展恰是因为平常没有好好逛。”他指出,香港没有太好的书店,因为地产霸权的关系,很多书店都忙于照顾生计,却不愿花钱去办讲座、腾出空间培养读者。像香港最大规模的书店商务印书馆,迫于年年上涨的租金只好每两年搬一次,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只会关心怎么把成本收回来,把利润赚回来。而香港的公众,平常都少有买书的习惯,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太快了,大家会因为种种理由而错过阅读。于是,当每年一度、集中在几天时间里的书展开始时,所有书籍和阅读活动都热热闹闹地铺开来,大家参与的热情就被调动起来了“突然有了动机要买书。”

  如此高的参与度在另一个层面上也反映出香港书展的感染力,“试想一下,如果连这一年一度的书展都没有,或者不把书展办成这么嘉年华,它非常曲高和寡的话,很可能连一次买书的欲望和机会都没有了,那将会更加糟糕。”马家辉说,看一家老小拖着一个行李箱来买书,他会觉得特别感动。“如果站在一个很高的位置,当然可以瞧不起他们,‘你们这个时候才来买书啊’,可是瞧不起一点意义都没有。”而事实上,每次书展结束之后,当他到书展的论坛上去看那些网友的回复时,却常常能有更多的惊喜——比如说,一个20来岁的年轻人,在想象中他应该是青睐美女的写真集、是到书展来追明星和买流行小说的,但实际上,他的留言是,“我今年一共去了三次书展,除了一些没有什么文学营养的书之外……刚好逛到一个出版社的摊位,他们在介绍某一位作家,我就买了他的书,准备回家好好看。”或者,“刚好梁文道有个读书会,介绍了一个作家叫某某,听起来很不错的样子。”

  “如果我们来做一个民意调查,是不是有很多人平常会躲起来读那些很精致很深入的书,他们也会交换会讨论呢?”马家辉说。他认为,从香港书展可以使得普通民众迈出扩展眼界的第一步,这就够了。“喜欢读书的人都明白,从来没有多么伟大的一部经典在指引你,很多时候只是为了一支原子笔或一本字典去书店,却碰到了一些很好的书,然后从第一本找到第二本,再找到第三本……所以书展能够办成一个热闹的茶餐厅,能有这样的气氛,已算成功。”

聚拢人气吸引眼球的阅读嘉年华是怎么炼成的

  香港书展今年的主题是“从香港阅读世界——在阅读中发现自己”,马家辉调侃说实在不怎么文艺腔,并且在过去几年里面,反反复复就是“我”、“世界”、“了解”、“文化”这几个关键词,实在是“枯燥又平淡”。但是,这个从香港本土成长起来的文化学者却毫不吝啬对主办方的赞美,“他们能把这么复杂又琐碎的活动办得井井有条,连一张海报、一位主持都安排得很到位,包括场地的布置、用不同的媒体去宣传等等,他们一年到头有几十场的展览会,要怎么去把气氛搞出来,这些技巧对香港贸发局而言太熟悉了,运作起来很高效。”

  2009年,第20届香港书展迈出的很重要的一步,就是请马家辉和梁文道作为书展大使,开始了在中国内地的宣传,此举不仅为香港书展张罗了人气,也带来了更精彩多元的文化味道。像今年,自5月13日以来,香港书展已经在北京、南京、中山等城市完成了巡回路演,所到之处反响都十分热烈。去年新开设的“文艺廊”,今年的展示主题也颇为新鲜,像“中华文学漫步——江苏行”,会有包括《西游记》、《儒林外史》在内的一些江苏籍的名家作品展出,还有钱钟书、朱自清的手稿、遗物等,甚至通常还有苏州评弹和锡剧表演。

  马家辉透露,今年到书展办讲座的除了各地文学名家,还有大明星林青霞。她的新书《窗里窗外——林青霞的戏梦人生》将于7月23日在香港书展上亮相,里面集合了她自2005年以来的散文和专栏文章,内容涉及亲情、友情等方面,两个女儿还分别为她写了序,而林青霞本人到时还会到场举行演讲。

  毋庸置疑,香港书展是极善聚拢人气、吸引眼球的。其主要服务对象是市民大众,举办时间在7月下旬,刚好就是暑假,因此大批的大中学生成为最主要的客源。为了方便上班一族,书展早在1999年起开设夜市,工作日开放到晚上10点钟,周五及周六更延长至午夜12点。难得的是,主办机构会与巴士公司和渡海小轮合作,在交通配套上全面跟进服务。书展还很贴心地布置了“儿童天地”,有塑料地板、有玩耍和表演的舞台,这样家长带小朋友逛书展就更加便利了。

  香港书展还会用铺天盖地的宣传覆盖到各个阶层的人群,这也是特色之一。在书展开始之前,地铁站、巴士、路牌等都可以看到相关广告,在各个主要交通区域和文化场所,市民可以免费取阅各种书展小册子和宣传单、优惠券等,非常全面地了解参展商和参展书目。目前,在书展的官方网站上可以下载到专门的手机软件,从票务优惠到活动日程,随时随地更新书展信息。在官网上,就连可以在哪里买得到逛书展必备的“一手拉车”,都写得清清楚楚。

  值得一提的是,访港旅客逛香港书展是有“特别通道”和优惠措施的。只需要到“访港人士”专属窗口购票,出示有效旅游证件,就可以省下15港元。也就是说,花10港元,还有“V IP通道”。

深圳读书月的问题是没有把民间的自发性当做第一要义

  回到深圳,每年11月份举办的读书月活动至今也踏入第12个年头了。记者在网络社区中发起随机群访,发现绝大多数深圳市民通过各种媒体报道已经对读书月了解颇深,例如举办时间、王牌活动等,却没有亲自参与过相关讲座,也没有专门在读书月期间去买书。对于每年的推荐书单,很多人表示不感兴趣。

  “我们最大的问题在于,没有把民间的自发性当做第一要义。”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社会学教授于长江说:“我看到有一年的书单里面,推荐《中国大百科全书》,还有《汉字五千年》,我不知道有多少普通老百姓真把这个当回事?”

  于长江说,从组织者的角度讲,某些人还是存在那种高高在上的文化优越感,没有真正地去研究读书月的目标群体,不了解市民的阅读习惯就无法挖掘出更多的阅读空间。他举例说:“最快速而有效的传播其实是口口相传,不管是电视还是网络都不如口传,它可以直接把信息传递给最需要的人,而对方也会马上作出反应。那么主办方是不是该认真考虑,如果想让更多社会底层的人听到读书月的声音,该怎么做?你请一帮精英和名人来讲道理,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制造了隔膜和垄断。为什么不能就在基层的读者当中找几个人来讲?可能他是一个普通的工友,但是他的阅读会比其他工友更广泛一些,只有把市民变成主体了,他才会有更好的状态,读书月才能获得更多响应。”

  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旅游与地产研究中心主任、深圳读书月指导委员会成员宋丁也认为,深圳读书月一直是站在功利角度而非需求角度来组织活动,以至于这么多年来都是文人墨客占据了主要的舞台。但实际上,“真正埋在图书馆里面读书的,真正到书店买一大堆书走的,有一多半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宋丁举例说,“比如我女儿是学平面设计的,她到一个做工业设计的公司去应聘,于是她就跑到书店买了三本书回来看,研究怎么用平面设计的知识去应对工业设计,她跟我说收获很大。如果没有要去应聘的这个动能,实实在在激发了求知的欲望,那么她也许就不会成为书城的人流量之一,不会做出这三本购书量的贡献。”

  “如果我们的读书月能够告诉大家怎么用最快的方法把知识转化成生产力,从市民的实际需要出发来鼓励他们补课和充电,那将更加符合深圳城市的发展特点。”宋丁指出,“深圳高校这么少、后援这么弱,为什么科技转化率全国最高?因为全国的科研成果拿过来就能转化。我们应该秉承这个特点。可以确定的是,深圳目前的多数人还是处于应用型阅读的阶段,这个比例非常大,我们的读书月应该倡导人文和实用双轨并行。”

深圳读书月的组委会应当常设化处理一些日常的推广

  诚然,一场能引发市民由衷的共鸣、能点燃更广泛的阅读热情和求知欲望的读书月活动,它并非名人的秀场,更不是对主流话语权的顶礼膜拜,而应该容许差异化的阅读需要和审美标准,让普通民众一起分享和交流阅读感受,提供更加宽松的公共平台。那么,如何才能藉由读书月掀起全民阅读运动,让读书植入深圳城市生活、成为城市气质的一部分?

  于长江和宋丁都认为,可以多挖掘一些民间的“书虫”来参加读书月。于长江说,精英思维往往具有排他性和炫耀的意味,不能跟庞大的市场建立对应的供需关系,想要真正了解城市基层的老百姓和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喜欢看什么书,最好的办法就是到工业区或者城中村的小超市门前去,那儿晚上经常有摆地摊卖书的,“书摊老板肯定更知道大家真正的兴奋点在哪儿,请他来招呼读书月,推荐的书单绝对更亲民。”

  宋丁建议,尽量回避纯粹文雅的格局,可以从每个机构和单位去找“民间英雄”,来讲一讲他们的成长经历,介绍一下读书都给他带来了什么样的改变。比如深圳的创业标杆王石,请他来现身说法,必定能与市民产生热烈的互动。宋丁说,读书月固然要坚持文化导向,要提升品位,但这和实用化、草根化并不冲突。“我们要让书展变成一种情结,变成大家面对客观世界的一个通道,变成朋友圈中常备的交际要素,吸引更多市民直接接触和参与进来,这样才可能营造出生龙活虎的场面。”

  资深媒体人金敏华则提出,读书月最重要的不是让市民买书,而是让市民读书。深圳要向香港书展学习的东西说到底只是形式上的,比如书展夜场,深圳现在就有24小时书店,比如发动群众,深圳早年也办过进学校、进社区的活动,所以最关键还是“怎么把书展常规化、让阅读成为市民的生活方式”。

  金敏华提议,深圳读书月的组委会应当常设化,组织结构小而精,能够处理一些日常的推广,而不是每年10月份读书月前夕才开始做宣传。深圳有很多独立书吧,读书月也可以把有些活动分配到书吧去办,包括各媒体举办的论坛活动,像南方都市报的“南都论坛”、晶报的“晶报沙龙”等,也不妨纳入作为读书月的延伸。另外,读书月未必一定要改在7月8月暑假的时候进行,但是这段时期是预热的良机,组委会或可考虑借鉴深圳民间“后院读书会”的做法,在周末先组织小范围的互动交流等。

  金敏华感慨,城市的美丑很多时候是由当权者掌控的,他们的审美和平常看什么书、看不看书、眼界到底有多广都大有关系。深圳读书月有几个品牌栏目都有退化的趋势,比如名人讲座越来越回避那些有争议、有锋芒的人物了。“不妨效仿香港路演的形式大胆走出去,比如读书月可以到全国各地的知名独立书店去办活动,像北京的万圣、上海的季风、广州的博尔赫斯、厦门的光合作用等等,一方面推广自己,顺便也学习一下,为什么深圳就没有好的独立书店?”

(责任编辑:李飞)
转载声明:谋思网转载此文的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表明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甄别,以防风险。
推荐阅读
谋思资讯有部分内容或图片来源于互联网,内容和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问题敬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


关于谋思网联系我们帮助中心服务条款隐私声明法律声明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0-2024 imos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