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资讯 > 医疗保健 > 正文

全科医生制度彰显医改“保基强基”要义

2011-07-18 14:19来源:中国经济导报字号:小

  今年以来,我国新医改频频出台新举措,改革不断向纵深取得突破,最近的几则信息尤其令人兴奋。

  一则,是近日印发的《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要在我国初步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全科医生制度,未来我国要基本实现城乡每万居民有2~3名合格的全科医生,力争让每个家庭都能享受到全科医生的服务。

  二则,是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卫生部联合发布《关于清理化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债务的意见》,对清理化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债务作出具体安排。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长期债务有望化解。根据卫生部数据,截止到2010年底,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长期负债高达55亿元和3.5亿元。

  三则,是最新公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2011年底将要实现“村村都有卫生室和乡村医生”。

  这几则消息皆会给我国基本医疗服务方式和基层医疗体系建设带来重大利好,同时从医改来讲,也是充分彰显出了“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题中应有之义。

  全科医生制度无疑是我国现行的城乡就医格局的重大进步。许多城市居民近年来有切身体会,这些年从各地尤其是农村地区涌向城市大医院、专科医院的患者越来越多。这一方面极大挤压了城市患者的就医空间,也给区域、城乡的医疗资源配置造成了不合理分布。如何科学合理地优化配置医疗资源,引导广大患者有序就医,全科医生制度有望就此破题。

  国内外的调查研究表明,90%以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可以在基层得到有效诊治。全科医生制度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居民看病会更方便,小病就地解决,大病可以转诊,省去了蜂拥到大医院排队之苦。在费用上,居民看病会更便宜,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有望得到一定缓解。

  近年来,我国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特别是乡镇卫生院等发展较快,软硬件都得到明显加强,极大方便了群众。但在发展过程中,随着基本药物制度全面实施,“以药补医”机制在基层的逐步根除,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失去了主要的偿债来源,债务问题的影响日益突出。过去几年里,包括农业、西部发展等有关部门调研时发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偿债问题就已经比较突出。笔者两年前在陕西、宁夏等地调研时就看到,当地农村的卫生院等机构,债务普遍较多,一些地方医务人员工资发放都成问题。看来,长期债务是“以药补医”留下的产物,已成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回归公益性的一个沉重包袱,必须尽快甩掉。

  今年以来我国推行的医改,涉及空前巨大的人群,触及多年积累的问题,每一个进展都备受关注。按照年初发布的医改年度安排,深化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是今年医改的主攻方向。而建立全科医生制度和对基层医疗机构实施清债等,同样会对医改的深层次推进发挥重要作用。因为这些举措,都将有助于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新机制,核心是要破除“以药养医”的旧机制,建立“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运行新机制。这将使基层队伍结构得到明显优化,基层机构服务能力得到明显增强、服务效率得到明显提高,广大群众从中得到明显实惠。

  医改是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牵一发而动全身。正如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国务院医改办主任孙志刚所言,医改需要分层次推进,亦要统筹兼顾。针对各项医改举措,我们既要看到其中令人兴奋的进展,同时又要冷静看到,这些政策措施的落实到位,仍然需要真抓实干,通力协作,合力攻坚。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财力的增强,政府已有能力、有条件加大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新医改的切实推进,意味着未来将需要有大量资金投入其中。国家决心虽大,但各方配套资金尤其是一些经济相对还比较困难的地方财政能否资金落实到位,仍需我们加大督促力度。正如我国医改专家、北大教授李玲前不久所言,据她对美国的考察,美国的医疗体系已成为该国发展的一大障碍,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的医改方案,已成为国家、雇主公司不可承受之重。经济发达如美国在全民医保上尚且步履艰难,我们如何才能切实做好医改的落地,也会有不少挑战。

(责任编辑:孙铭苑)
转载声明:谋思网转载此文的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表明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甄别,以防风险。
推荐阅读
谋思资讯有部分内容或图片来源于互联网,内容和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问题敬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


关于谋思网联系我们帮助中心服务条款隐私声明法律声明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0-2024 imos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