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旧厂房切割成的多重空间、极富设计感的工业线条、漫射午后光线的绚丽花窗、灰暗裸露的钢筋结构……昨日,在市经信委的牵头下,嘉善路一栋创意LOFT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
有做重工机械的,有做塑料包装的,有做工艺品外贸的,有做环保相框的,有做五金工具的……到访企业共有的名字是“工业制造”。
“去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给上海‘设计之都’称号,我们契合自身产业基础策划了一系列牵线制造与设计企业的活动。”市经信委副主任邵志清接受晚报记者独家采访时表示,去年底上海文化创意产业GDP占比9.7%,到“十二五”末欲突破12%。
企业对接沙龙
11家本土工业制造企业和5家上海龙头设计机构,在由经信委指导成立的 “上海创意产业展示与服务平台”撮合下,昨天举行了一场自由对接的企业沙龙。在设计机构简短“晒”了各自的创意范例后,会场外充满现代感的圆桌便为双方畅所欲言提供了交流之便。
“有些制造企业到了新的产业发展阶段,急需注入附加值,却不知道合适的设计机构在什么地方,有些设计机构手中捏着大把创意资源,又找不到有此需求的对应企业。 ”“上海创意产业展示与服务平台”副主任何炯告诉记者。
据悉,该平台是由市经信委指导成立、多方共建的整合运营机构。 “沙龙是提供一个桥梁作用,目的是为了提升上海制造企业的整体实力,改变目前许多制造企业处于产业链最低端的现状,以加快生产企业从OEM(代工生产)向ODM(设计制造)的转变。 ”何炯如是说。
记者在现场看到,昨天的沙龙为各家工业企业准备的小礼品也颇具创意心思,比如双反相机造型的卷笔刀。据何炯透露,昨天只是制造企业与设计机构的对接 “初体验”,7月还将上线由 “上海创意产业展示与服务平台”运作的网站,实时更新各种对接咨询。
“拉拢”制造企业与创意设计公司,并非上海首创,但上海提供了独一无二的模式创新利用阿里巴巴的企业资源平台。据悉,11家制造企业是由阿里巴巴在企业自由报名基础上,从符合设计公司定位的优秀网商中遴选而出。
创意回归内涵
在市经信委的构思框架中,“十二五”期间对上海创意产业的扶持将采取一条从载体建设向产业规律回归的新路径。邵志清对记者表示,经过“十一五”发展,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总量已达100多个,77个通过了授牌。
事实上,创意产业每天在全球创造220亿美元产值;而在上海,年平均以16%-17%速度增长,也远超GDP增速。“品牌和特色化发展都面临挑战,”十二五“规划中不再有太多量的扩张,着力依据产业规律本身的内涵提升。”邵志清冷静以对。
“原先园区建设主要是后勤管理,要转变为提供专业性的公共服务。”他对记者解释道,“比如投融资平台、财务管理咨询,还有知识产权的保护等,并为企业打造一个公平的市场环境,对不同所有制企业的经营业态不干预,只在总体规划布局上进行把控。 ”
不过,对于昨日初试的这种沙龙模式,邵志清也对记者坦言,能否取得实效还需进一步跟踪观察,“1-2年后才能看出有没有效果,然后再厘清设计企业能力和制造企业的需求,在理顺之后,就要以市场方式进行对接,形成由需求主导的良性驱动。 ”
比尔·盖茨曾形象形容 “创意”:“创意有如原子裂变,每一盎司都能带来无以数计的商业奇迹与效益。”在各地此起彼伏开打“创意牌”之际,邵志清的信心正在于上海的制造业基础和人才积淀。
一个设计师眼中的上海创意产业年鉴
山东人丁伟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毕业,“南漂”到上海,正是02年。他的信念是上海及周边良好的产业基础。“02-03年应该是第一批创意设计公司,当时互联网还不发达,怎么将创意概念传递给企业是我们最核心的工作。 ”
有一次,他跑去给一家大型医疗器械老总做了3小时动员,对方几乎睡着。不过到了2004、2005年,这样的情形因为手机产业的勃兴出现了柳暗花明。“海尔、中兴这些大品牌都有了设计环节是核心竞争力的意识,我们班21个人有10个做手机设计。”
2006、2007年,一个庞然大物的介入又给市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政府推动力量开始显现出来,设计力量也开始成熟。”之后便出现了从单纯设计服务向自主设计师品牌陆续涌现的重要转型。
“不过,设计师做品牌最初的驱动是热爱,但必须跨越制造的障碍,再让作品成为商品,让产品设计成为创意设计,这比设计服务的发展要滞后3-5年。 ”而近两年,从500强到小作坊的产业立体结构看来,创意意识有了一个梯度上的下移,这给了他“设计立县”的灵感。
设计团队抛出“橄榄枝”制造企业“还要算算账”
政府意愿美好、设想宏大,昨日企业间的“恋爱”又有几分成熟?似乎有些出乎意料的是,尽管沪上知名设计团队总监一一亮相,多数中小企业“部门经理”级别出席的阵容却难免相形暗淡。
在沙龙间隙,上海木马工业设计总监丁伟、九木传盛广告有限公司董事长邵隆图接受了晚报记者的独家采访。坐在“圆桌”对面的,是上海兆年重工机械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姜红日、上海英科实业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王秀予。
敏感度不一
晚报记者:对这次沙龙对接的形式,两位设计行家感觉如何?
丁伟:与有些地方只是签一纸约、和企业没有正面接触的表面文章比起来,明显要务实很多。不过,在选择对接企业时还是要注意,大的有品牌的企业早有自己的设计团队,而小企业还没有进入植入工业设计的阶段,这些都不是对接的主要群体。
邵隆图:我觉得探索的形式很好,但企业积极性还没有充分调动起来。我们做事情做的是“情”而不是“事”,能不能对接有需求的企业是第一位的;而我们做对事做的是“对”,也不是“事”,什么是对?也包括了精确对准人群。
晚报记者:设计师都提到了对企业的选择。我们来看看两家企业到底有没有创意投入方面的诉求。
王秀予:英科本身是一家环保制造公司,我们是把废弃的PS白色泡沫包装材料,重新回收利用,加工成墙面装饰产品,属于轻工业。我们现在市场部自己就有设计团队,因为产品对材料、外观的设计是非常核心的竞争力。
姜红日:比较轻工业,我们公司是做重工的,做港机。相对来说,港机产品本身受设计影响不是很大。不过如果价格合适,也可以尝试一下,比如说颜色的改变,在俄罗斯,白色和蓝色的搭配就更好卖一些。再比如把我们的历史推广出去,请设计公司在国外做一些小展台。
价格纠结
晚报记者:您提到了价格问题,在我们的常规印象里,似乎中小企业不会很愿意将大把资金投到像创意这样比较抽象的概念里,两位企业代表是如何看待创意费用的?
姜红日:我来的目的是因为公司产值一直稳定在3亿元左右,遇到了突破瓶颈。现在我们年销售额3个亿,利润率只有5%,如果可以植入附加值,推广到海外市场,15%的利润率应该不成问题。但肯定要算性价比,刚才我咨询了一家参会设计团队的年服务费,平均下来要200万。我可以接受的范围是30-50万,毕竟国内港机价格透明度很高,我们想要打品牌的海外市场只占20%,所以价位差距比较大。希望下次对接可以有一些与中小企业经济实力匹配的设计公司参与进来。
王秀予:很多制造企业是民营企业,懂工艺、技术的是工人出身,不懂设计;而外面聘请的设计师,很多都不懂材料。从这个角度说,创意公司是不错的结合。我们明年3月要递交在创业板上市的材料,专业设计团队对于我们推广品牌是有帮助的,因为我们有80%产品还是OEM,但培育自己的设计团队也不能少,这就有一个支出的问题了。
晚报记者:两位企业代表其实都是围绕一个钱字,毕竟成本是中小企业的生命线。对于未来这种形式的企业对接,两位设计行家有什么建议?
丁伟:首先这种形式要持续推动,形成永续机制。其次就是找对目标,希望可以在产业形态信息上多加梳理,并进行排序,加强对接的效率。
邵隆图:一方面还是政府推动力的强化,韩国一部《大长今》带动了八大产业,对我们是有启示的。另一方面要在前期做更多市场培育,引导制造企业理解创意不是一项支出,而是一项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