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改革开放的前三十年,珠三角承接了香港制造业的“北上潮”。香港制造业带来的领先的管理制度、经营理念、生产技术,让珠三角本土企业汲取到丰富的营养,在推动珠三角区域经济飞跃方面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如今,在广东制造业已赶超、香港制造业光环逐渐散去之际,创意产业成了新一轮的港商“北上潮”的主力。这能否再形成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动力,推动珠三角的经济升级?香港创意产业“北上潮”最终会否步香港制造业“北上潮”的后尘?
香港的创意产业在全球享有盛誉,但本土市场太小。而在《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的框架下,香港的文化产业进入内地市场的门槛逐渐降低。当从事创意产业的港商开始北望神州的时候,作为港商最熟悉的制造业基地,珠三角理所当然成为试水的首选地。
尽管市场机遇很大,但珠三角市场并非一块容易吃的“蛋糕”。国外的设计公司在传统设计方面的实力很强,香港设计公司的整体号召力比其弱。面临本地强势崛起的同行,如何进行本土化运营开拓市场,也是港商无法绕过的一大难题。事实上,广东创意设计产业的力量就很强大,在家电、陶瓷、服装、工业等诸多行业中,本土公司的创新设计成果层出不穷,港商来珠三角“夺食”未必占得了多少便宜。
香港经济结构的特点是服务产业高度发达,但与提升制造业结构相关联的生产性服务业并非香港的优势。在转型升级的大潮中,内地相当多的制造业企业,目前需求最大的是能够带动产品结构升级、产业价值链提升的生产性服务。专业人士提出,香港的设计出口要和实际的生产加工结合,接上“地气”,才能转换成实际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