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第一医院将逐步减少并最终取消门诊输液的消息,引起了社会关注,调查中半数以上患者反对取消门诊输液。
首先需要明白的一个事实是,普通门诊不设输液服务本就是一种国际卫生惯例。据了解,在很多发达国家及地区,都出台过类似的统一标准,不允许病人在门诊输液治疗。在这些地区,“打吊瓶堪比一次小手术”这样一种医疗观念很流行,很少有人会主动找医生要求输液。
目前,中国可能是世界上滥用输液及抗生素情况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为何如此?一来,人们对输液存在一些错误观念。输液的种种危害与隐患被漠视,人们往往只看到输液“好得快”的一面。不少医生也把这种错误观念灌输给患者。二者,与国外对输液的严格限制相比,中国输液的门槛实在太低,在适应证上也放得过于宽松。很重要的一点在于,输液相比吃药而言,能够产生多达数倍的利润。
“叫停门诊输液”是纠正抗生素滥用道路上,至关重要、不可或缺的关键一步。但遗憾的是,在这一件事上,我们当下或许还并没有达成共识。一方面,愿意像宁波市第一医院一样,牺牲自身利益,将公众健康放在第一位,迈出这一步的医疗机构还寥寥无几。其次,作为最权威的卫生部门,在这样敏感而重要的事情上,却至今未给出权威性的释疑与鲜明的态度。最后,这种明显服务于公共利益的转变却没有得到来自于患者的理解。这都说明了,要纠正公众这种错误的用药观念,依然任重道远。
要达成正确而理性的认识,最关键的要素是政府管理部门对之的态度与立场。从香港地区过来的很多居民,在一般疾病上从不轻易选择输液,而口服抗生素都要求医生们一次开够5天。这很有可能应归功于香港特区政府统一的严格监管培育出来的观念。
这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就是说,光是医院自发进行还不行,还离不开有关卫生部门的参与与主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