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思商学院 > 战略管理 > 正文

苏宁力保霸主地位 五步战略目标分解

2011-07-05 14:19来源:《销售与市场》杂志字号:小

  上半年中国家电零售连锁再次出现2005年的情况。

  2005年3月、6月,黄光裕、张近东分别喊出了进入世界500强的目标,国美、苏宁一起发动了疯狂开店的跑马圈地战,短短5年,美苏从丑小鸭变成了大天鹅:2005年,国美电器全年营收仅49.84亿元,主要盘踞北京;苏宁电器当年营收仅39.72亿元,是南京的连锁“地头蛇”。


苏宁电器

  截止2010年底,苏宁共拥有连锁店1342家,国美总计店面数1320家;苏宁电器(包括非上市部分)营收达1562亿元,国美电器(包括非上市部分)以1549亿元。两家都比2010年Fortune 500强中的第400名营收217.58亿美元要高。

  5年过去,苏宁电器营收成长38.32倍,国美成长30倍。

  刚跻身行业第一的苏宁制定了更加雄心勃勃的战略规划:2011-2020年,实体门店销售规模由755亿增长至3500亿,电子商务销售规模由20亿增长至3000亿元。

  实体店目标意味着,未来每年平均新开200家门店,才有望实现3500家门店、3500亿元的销售目标,而电子商务方面的目标显然是参照淘宝网的规模、速度制定的一个畅想曲。

  苏宁有没有可能实现这个目标呢?

  如果国美是“病猫”,且中国家电零售市场规模由目前的1万亿增长到10年后的约3.7万亿,苏宁的这个目标是可能的:与2005年开始的增长比,这次苏宁的增幅实体店是5倍,加上电子商务总规模增幅不足10倍,似乎没有理由怀疑这个目标。

  苏宁的综合运营能力现在看来优于国美,但苏宁“系统的力量”真的能够成为国美式“营销力量”的杀手锏吗?在未来必然要掀起的一轮终端阵地战中,国美会束手待毙吗?

  竞争的形势与形态都留下了太多的悬疑。

  先不管国美的反击会影响苏宁多少,我们用常识的逻辑去看看苏宁自己的目标:

苏宁战略目标分解1:密集覆盖一二线城市

  苏宁称要在一二线城市继续扩张,京沪穗深四地的门店数量将从目前的330家提升到670家,而天津、武汉、沈阳等二线城市的门店数量,则将从268家上升到670家。

  千万人口城市,苏宁的门店将增加一倍,以这些城市的商圈数量、消费者的购物集中度来看,苏宁的这个门店目标将使单店效益下降。

  零售依附于商圈,家电零售还有一个特点是“大者为王”,消费者喜欢到大店购买产品,这就是说家电连锁不可能象百货连锁那样在一个商圈里密集开店,如百丽模式。

  百丽采取的是多品牌密集开店的“商铺垄断”策略,即在一个商圈开多个品牌的多家门店,一条购物街,头、尾、中间、商城里都可以有百丽品牌的门店或专柜,BELLE(百丽)、STACCATO(思加图)、TEENMIX(天美意)、TATA(他她)、JOY&PEACE(真美诗)、BATA(拔佳)等更是几乎占据了大部分百货商城的黄金铺位。即使如此,百丽的门店总数才4000多个,而且女性对于买鞋这种产品,零碎化、冲动购买的倾向比购买家电要强的多。

  那么,苏宁何以保证密集开店的布点与效益呢?

  从330到670,这不是拼开店能力,而是拼运营能力、盈利能力,对于家电卖场的密集化,我们认为苏宁过于乐观。

(责任编辑:林音)
转载声明:谋思网转载此文的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表明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甄别,以防风险。
推荐阅读
谋思资讯有部分内容或图片来源于互联网,内容和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问题敬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


关于谋思网联系我们帮助中心服务条款隐私声明法律声明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0-2024 imos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