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国家货币政策是跟随着CPI的波动而变化的。如果CPI增高,通货膨胀的风险加大,为了抑制通货膨胀,就要相应地采取加息措施。
人民币升值虽然有利于控制输入型通胀,但会对经济和就业产生负面影响。我们估计,如果人民币升值2%,那么国内生产总值增速会下降0.5个百分点,CPI下跌0.4个百分点,新增就业人数减少50万。所以,人民币升值与CPI的下降是一种间接的关系。
但是中国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却同时出现了CPI增长与人民币升值。人民币升值是我国高额的外汇储备和美元贬值共同作用的结果,而生产成本的不断上涨,导致CPI继续维持高水平。
从经济学角度考虑,如果一个国家的CPI上升,那么通货膨胀率也上升,则本国货币的购买力就会减弱。而该国的CPI下降,通货膨胀率会下降,货币的购买力上升,则增值。由于控制通货膨胀是各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且迫切的任务,所以在通货膨胀上升时,利率也在上升,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目前人民币对内贬值,而人民币对外却升值的原因。
目前人民币的升值主要是指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下降,是美元相对于人民币贬值造成的。
但是,人民币升值后所带来的“热钱”不容忽视。为了抑制通货膨胀,就要采取措施使流通在国内市场上的货币数量减少,增加利率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正常经济情况下,央行提高利率后,会使存款增加,市面上流通的货币数量降低;而市场上的人民币少了,国外的需求也就加大,必然会引起国际汇率的上升。另外,市面的流动货币较少也会使居民的购买力下降,即CPI下降。
从上面分析的关系可以得出,为了抑制通货膨胀,央行采取加息的措施,这将促使民众更加关注储蓄所带来的收益,更多流通于市面上的货币进入了银行。
但是这种加息的政策也是一把双刃剑。加息后增长了存储利率的同时,也增加了贷款的利率,这会使贷款企业的负担加重。央行采取了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通货膨胀的加剧。
国家统计局在2011年6月14日发布5月份CPI同比上涨5.5%的同一天,央行宣布从6月20日起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将银行存准率定格在21.5%的高位上。这已是今年内第6次上调存准率。
虽然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能解决银行内部的流动性问题,但却无法解决实体经济流动性问题。由于加息针对的是所有市场主体,对市场的打击面较大,这或许是本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同时并没有加息的原因。
不过,如果存款准备金率上限为23%,到9月份就将触顶,这意味着下半年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频率会下降,也意味着可能会出现被动加息。预计未来会有频繁的加息,利息水平很可能会达到4%或5%左右。
目前,负利率对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和遏制资产泡沫都是很不利的。人们为了使财富增值,会选择将财产投入到更广泛的资本市场中,股票、基金、期货、黄金、外汇和房地产市场会成为更诱人的选择。不难想象,更多的资金进入市场投机会加剧市场的震荡。因此,收紧社会流动性可能是下半年或更长一段时间的重要手段。
CPI的持续上涨将引发紧缩性宏观调控政策的不断出台,势必影响股市并影响资产价格的波动。国家政策保护的工业、农业、低碳环保、金融创新、科技创新等产业板块将有可能进入新的增长周期,而对于国家限制的传统产业,如以煤为能源的发电业,产能相对过剩的家电、汽车等行业的资产价格,将受到调控政策影响,可能出现利润下降导致股票价格下跌。
相关资讯 [ 关键词: 人民币升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