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区某项目X万平方米,楼板价9000元/平方米,回购价1.6万元/平方米。”一位上海房地产业内人士近日向记者发来这短信。
上述保障房用地的转让信息,并非第一次在市场出现。钱生辉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钱生辉介绍,今年3月,就有土地中介主动问他是否有意购买保障性住宅用地。
同时,也有上海的土地中介曾主动找到记者,询问能否找到有意购买保障房用地的下家,但他们没有透露转让者的身份。
此前,上海的保障房大多由上海国资系统下属的企业开发。4月份,在保障房专题研讨会上,与会的一些国有房地产企业代表表示,参与保障房建设面临利润低、周期长、资金压力大等困境。一家房地产公司的参会者称:“我们从事保障房建设也是三年前刚刚起步,尽管目前有几个项目,但难度很大。有个项目2009年就与政府签订了协议,但因种种原因最近才启动。”
保障住宅的开发收益真的很低?中国中冶2010年业绩发布会上,公司董秘康承业称,虽然国家规定企业开发保障房的利润率控制在3%以下,但是若管理和施工得当,平均毛利率可达12.5%。
在保障房用地转让消息传出后,部分民营企业产生了浓厚兴趣。此前,绿城集团就曾表示,愿意接手政府的保障房项目。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由于保障房有稳定的销售价格和收益率,对民营企业来说,投资的保障系数较高,所以其开发意愿可能比国企要高。
某研究院副院长陈晟认为,出现保障房项目转让的现象,主要原因是保障房项目对开发商的资质和资金背景有严格要求,很多民营企业达不到,于是只有通过转让从国有企业那里获取开发资质。
不过,这种“借壳”开发的方式并非没有风险。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局信访部门的工作人员说,目前各区政府对保障房用地管理非常严格,尤其是项目转让审批卡得非常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