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陕西省已经发放和准备发放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合计有5800万元,涉及4家银行6家企业,其中4家企业为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
“我公司利用自有的知识产权质押获取了银行贷款,拓宽了融资渠道,盘活了无形资产,解决了科技型企业贷款难、担保难等问题,帮助企业突破了生产经营扩张的资金瓶颈,促进了企业的进一步扩大发展。”西安三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财务总监朱华玲告诉记者,他们公司日前与浦发银行西安分行合作签订了陕西省首笔专利权质押贷款合同,获得流动资金贷款400万元,属我省专利权质押贷款第一例。与此同时,西安银行临潼支行也在5月6日向西安新天地草业有限公司发放了以知识产权质押为担保形式的流动资金贷款,这也是该行首笔发放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西安新天地草业有限公司的研发部部长王春林说,目前此笔贷款已进入公司账户,他们要认真落实和执行贷款合同约定,保证将资金用于生产经营,全力促进企业快速发展。记者全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投资融资对接会上获悉,我省截至目前已经发放和准备发放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合计有5800万元,涉及4家银行6家企业,其中4家企业为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开辟中小企业融资新渠道。
自主创新是中小企业发展的原动力,知识产权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重要资源,缺乏担保是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如何把这种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知识产权资源的市场化、资本化,是破解这类企业发展的重要课题。据了解,为了进一步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出台的《陕西省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管理办法》,从而打破了制约知识产权产业化的资金瓶颈,开启了以制度创新发展中小企业融资的大门。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为中小企业融资开辟了一条新渠道,为银行机构服务于中小企业开辟了一种新的信贷业务,可谓一箭双雕。
在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布了《专利权质押登记办法》和我省7部门联合下发了《陕西省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管理办法》后,在省政府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有力配合下,各银行机构纷纷制定了各自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实施方案和实施细则,为知识产权融资的破冰之旅和稳步发展提供了坚实保证。
据省银监局有关人员介绍,根据初步掌握的情况,现有130家拥有知识产权的中小企业与52家银行经营机构初步达成贷款合作意向超过18亿元,其中的节能、低碳环保、机电设备、制造业和软件行业的发明专利项目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当天举行的投资融资对接会上就有9家银行与23家企业签订了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合作意向。省银监局也表示同银行业机构继续推动知识产权融资工作,尽快出台《小企业授信业务尽职免责办法》,切实化解银行信贷人员的“后顾之忧”,释放小企业授信业务知识。同时出台小企业或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管理办法,改变财政资金投入方式,运用财政现有资源让银行吃上“定心丸”。发挥“融资超市”平台优势 推动中小企业快速发展在当天的对接会上,有50多家拥有较好知识产权、企业经营状况良好、具有贷款需求的企业和30多家银行机构、3家国内风险投资公司及2家知识产权专业评估机构受邀参会。省知识产权局和省中小企业局有关人士还就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评估资助资金管理办法和2011年度扶持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贴息项目意见作了政策解读。
据悉,通过“中小企业融资超市”牵线搭桥,电视连续剧《大秦帝国3》的融资意向已与相关银行达成初步协议,届时将成为全国首例著作权质押贷款,具有重要的标志性意义,将在全国产生广泛而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