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个月来,稀土价格飙涨,囤积现象严重,令稀土下游企业面临着重重压力。
“涨得太离谱了。”谈及最近疯涨的稀土价格,叶宪初语速很急,“加钱也买不到啊,有时候资金打过去了都拿不到货。”
叶宪初是上海杰灵磁性器材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他5月13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稀土元素钕、铈、镨、镧等是磁性器材生产不可或缺的原料,其中乱象已对磁性器材行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在稀土产业链安全受到威胁的背景下,作为国内稀土最重要的产区,内蒙古自治区正在酝酿一轮稀土上游企业的整合、淘汰,而承担整合大任的是包钢旗下的内蒙古包钢稀土(集团)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在我国不断出台相应政策保护稀土资源、稀土价格一涨再涨的同时,下游企业成本压力不断加大。除此之外,稀土价格的飙涨也使得大量游资进入稀土行业进行囤购,将这高涨的行情炒得趋于“疯狂”。过去的几个月,稀土价格甚至出现“三天一个价”。
稀土属于国家战略性资源,其意义不言而喻。
然而,在我国不断出台相应政策保护稀土资源、稀土价格一涨再涨的同时,下游企业成本压力不断加大。除此之外,稀土价格的飙涨也使得大量游资进入稀土行业进行囤购,将这高涨的行情炒得趋于“疯狂”。
过去的几个月,稀土价格甚至出现“三天一个价”。
数据显示,在年初以来短短4个月的时间里,稀土氧化物以及稀土精矿涨幅平均超过200%。今年1季度,氧化铈较年初涨幅342%;氧化钇涨幅347%;氧化铽涨幅124%;氧化钐涨幅168%;氧化镨涨幅141%;氧化钕涨幅161%;氧化铕涨幅104%。
“国家现在限制开采,他们买去了又不卖,囤在那里,原材料供不应求,价格怎么会不升?”叶宪初反问道,随着炒作资金的进入,稀土的价格已经偏离了正常的涨幅。
除此之外,因为普遍预期稀土的价格还会上涨,很多稀土分离加工企业也都有货不愿出手,期待稀土继续上涨之后能够赚得更多的利润。
而作为以稀土等为原材料的陶瓷、磁性器材、节能灯等稀土下游行业,面临着无货可进的尴尬。
无论是游资的囤购还是上游企业的“捂货不卖”,都使得下游企业原料更加难求,面临着无法继续生产的困境。面对原材料的紧张,叶宪初也显得很无奈:“公司之前也有一定的原料储备,但是并不足以应对这样的状况,其实很多企业都会有储备,现在看来是很有用,但是谁也不会想到会出现这么严峻的情况。”
叶宪初告诉本报记者,企业储备生产原料是要占用流动资金的,大型企业还好,中小型企业通常没能力储备太多。
“公司现在已经开始减产。如果继续这样下去,订单不能按时完成,还可能会影响到公司的流动资金。”叶宪初说。
对于目前的情况,叶宪初表示,市场要靠所有企业一起努力维护,相信国家之后也会出台更加全面的政策来保证稀土产业链的正常发展。
“市场不会一直乱下去。”叶宪初认为,游资炒作退出市场后,稀土价格会有所回落,并最终稳定在一个合理的价格。
杭州大明荧光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杭州大明公司”)董事长唐寅轩则告诉本报记者,稀土价格去年上半年只有5—6万元/吨,现在已经上涨到28—30万元/吨,但是,此次稀土价格高涨是“趋势回归”。
唐寅轩紧接着向记者解释,从稀土的生产过程粗略统计来看,采矿费用大约是4万元/吨,国家资源税大约是6万元/吨,再加上3万元/吨的治污环保费用和3万元/吨生态恢复费用以及合理的利润空间,售价应该在25—30万元/吨才算合理。
随着原材料成本被迅速抬高,下游生产企业迫于经营压力不敢多接订单,甚至有下游企业干脆转行囤积稀土原料,其利润反而比加工生产产出高。如果恶性循环持续下去,一旦国内下游企业出现大量停产,将会引发稀土囤货抛售,届时国外需求很有可能重新主导稀土定价权。
和叶宪初一样,唐寅轩也提前做了一手准备。
“仅以氧化铽为例,年前还是3000元左右一公斤,现在达到了7000元一公斤。”唐寅轩说,作为国内稀土三基色灯用荧光粉生产初具规模的企业,目前公司对于稀土原材料还有一定的储备,“年后公司也补充购买了一些,都是根据市场情况作出的决定。”
物以稀为贵,这是唐寅轩总结近期稀土价格高涨的原因。
据唐寅轩分析,过去稀土乱开、浪费现象严重,随着国家把稀土作为国家战略资源把控,上述局面从源头上得到了控制。近年来,我国通过加强对稀土总产量的控制,提高了我国在稀土价格上的话语权。
“稀土量少了,加上流通环节再有些炒作,价格自然上去了。”唐寅轩告诉记者,国内下游厂家也基于“买涨不买跌”的判断加大了采购,价格自然而然就涨上去了。
原材料价格的上涨让下游企业压力重重。虽然由于原料稀缺,尽管部分下游企业产品销量增加,但利润下降使得企业陷入了越卖越亏的怪圈。
“提高产品价格是可以缓解一点,但也不是说提就提啊。”叶宪初告诉记者,“提高产品价格缓解压力的做法行不通,但新的报价要客户重新审定,产品的价格上涨跟不上原材料的上涨速度,最关键的问题是,你这边刚刚涨完价,他那边又涨了。”
对于很多下游企业来说,最大的问题还不是原材料价格上涨所带来的成本压力,而是上游企业囤货不卖导致的原料危机。
虽然价格高涨,但是唐寅轩心里有底。他的底气来自“背后靠山”五矿集团。
他一手打造的杭州大明公司与五矿集团、常熟江南荧光材料有限公司“联姻”,竖起五矿依路玛稀土发光材料有限公司的牌子,成为五矿整合江西稀土产业链中的一环。
“我感觉,政府对资源的控制,是通过央企和央企所直接控制的这些企业来实现的,不大可能通过规模小的民营企业来发展稀土。”唐寅轩说。
然而,价格的高涨已经引起了业界的担忧。
虽然我国稀土的话语权得到了提高,但是近期的游资炒作稀土,整个产业链的风险开始凸显。
随着原材料成本被迅速抬高,下游生产企业迫于经营压力不敢多接订单,甚至有下游企业干脆转行囤积稀土原料,其利润反而比加工生产产出很高。如果恶性循环持续下去,一旦国内下游企业出现大量停产,将会引发稀土囤货抛售,届时国外需求很有可能重新主导稀土定价权。
稀土价格上涨对稀土下游钕铁硼产业长期发展带来的风险,已引发行业人士关注。山西省磁材联盟理事长靳树森表示:“如果稀土价格一味涨下去,会让整个钕铁硼行业面临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