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排队上市,行业频现天价融资,海外资本热捧“中国故事”……2011年以来,中国互联网行业在全球资本市场再次上演集体狂欢,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而随着市场上乐观情绪的过度蔓延,近期业界也再次响起“中国互联网业正涌现泡沫”的声音,部分细分行业已过度饱和,一些网站的价格也已远远偏离其自身价值,其风险不容小觑。
中国互联网掀海外IPO热潮
自今年三月份开始,中国互联网行业再次掀起新一轮上市热潮,一大批网站争相奔赴海外资本市场进行IPO(首次公开募股):3月15日,网秦天下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申请,计划在纽交所IPO;3月30日,奇虎360登录纽交所,融资1.75亿美元;4月16日,人人网提交招股书,拟在纽交所上市;4月18日,盛大网络宣布拟分拆盛大文学上市;4月21日,世纪互联登陆纳斯达克,同样在当天,世纪佳缘提交招股说明书,拟在纳斯达克IPO;4月22日,凤凰新媒体向美国SEC提交上市申请……
正是基于对2011年中国互联网企业上市时机的乐观判断,百度CEO李彦宏近期公开表示,中国互联网企业的上市潮马上就要到来,建议有实力的、收入接近上市要求的公司尽快上市。
据ChinaVenture(投中集团)统计,今年一季度共有112家中国企业在全球资本市场实现IPO,总计融资规模184.11亿美元,而在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中国互联网企业的上市狂潮,预计2011年互联网行业IPO企业数量及融资规模将继续保持高位。
投中集团分析师冯坡认为,美国资本市场对TMT(数字新媒体)等新兴行业的高估值,以及新兴商业模式对原有中国互联网市场潜力的挖掘,激发了美国投资者对中国互联网企业的美好想象,而对于中国互联网企业而言,也迎来其上市的最佳时期。
资本“推手”使网站估值水涨船高
除了到海外资本市场扎堆上市外,今年以来国内互联网领域的投融资也分外活跃,并日渐呈现出高估值趋势,多家网站都顺利拿到了巨额融资,其规模远超以往纪录。
今年4月上旬,京东商城宣布完成C轮融资,融资金额高达15亿美元,创国内互联网企业融资最高纪录。随后不久,团购网站拉手网宣布,完成1.11亿美元的C轮融资。而在近日,城市生活信息指南网站大众点评网也在上海宣布,公司获得超过1亿美元的融资。
启明创投董事总经理甘剑平认为,互联网行业在中国的前景光明,未来将有更多的中国企业去上市,互联网企业的市值预计也会越来越高。在最近6个月内,一些网站的融资额度不断升高,而部分规模较小的企业也能以很高的价格融到巨资,出现了价格远超企业本身价值的现象。
据投中集团近期调研显示,除资金面等因素外,境外私募股权投资(PE)基金、新募人民币基金对项目的争夺,也令公司估值水涨船高。目前,国内互联网公司融资时的估值市销率(P/S)已接近20倍,较投资人普遍预期的10-12倍有明显差距。
对于当前互联网行业的高估值现象,BCC商霖华通咨询公司TMT分析师郭成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Facebook、Twitter、Groupon等海外网站正式上市之前,没有人知道这些题材确切的估值。但在未来几年,一些依靠这些题材获得高估值、上市的国内互联网公司,仍存在着被挤出市场的风险。”
市场过热引发互联网泡沫隐忧
随着市场过度火热,新一轮IPO高峰的临近,以及天量融资故事的不断刷新,在部分业界人士看来,受资本的逐利本性影响,当前的互联网热潮或已蕴含着泡沫成分。
近日,搜狐董事局主席张朝阳就将中国互联网赴美上市热潮形容为“新一轮互联网泡沫”,称“与十年前美国互联网公司掀起泡沫所不同的是,现在掀起泡沫的是中国互联网公司”。
“目前来说,市场存在泡沫是肯定的。”郭成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但这个泡沫并不是指整个互联网行业估值过高,而是市场对于某些题材反响过于热烈。在他看来,社交网站、网络团购、电子商务,都属于这样的过热题材。
针对中国互联网行业现状以及可能出现的互联网泡沫,德意志银行董事总经理韩治澜表示,随着中国互联网市场等待发行的公司逐个上市,预计市场对互联网公司的估值会下降,同时新发上市的“稀缺溢价”优势会逐渐消失,但如今的互联网市场不会像2000年前后曾经出现的互联网泡沫一样破灭。中国互联网市场正处于长期增长的早期阶段,目前海外投资者对中国互联网企业“求大于供”的状况预计会逐渐趋向平衡,而市场支持的永远是那些盈利能力强、高增长的中国互联网企业。
据了解,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分析师冯林则认为,存在泡沫代表互联网企业的繁荣,但值得警惕的是这个泡沫正在快速扩大。与创业板带动的PE泡沫不同,目前中国互联网企业的泡沫更多是另一种“输入型通胀”。Facebook、twitter、Groupon等海外的新概念互联网创业公司没有上市,却已经获得巨额估值。这些海外网站在中国的追随者们,其远逊于美国同行的盈利能力可以用“中国因素”来弥补,但连续巨额融资无法掩盖背后现金流的快速枯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