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电子书包不仅是教育信息化的必由之路,而且符合国家低碳环保的发展理念,尽管它的起步之路走了十年,但我们有理由坚信,这样一个利国利民的产品乃至产业必将蓬勃发展并得到普及。
4月28日,由扬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移动互联网产业联盟、中国电子阅读产业发展联盟等联合协办的2011首届国际(扬州)电子书包应用峰会将在扬州开幕。据不完全统计,新闻出版总署、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改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相关部委的领导均将出席此次盛会。同时,包括元太、高通、ARM、英特尔、亚马逊、索尼等知名国际企业在内的近200家产业链核心企业的相关负责人也将悉数登场。
接到邀请函之后,很多业界人士感慨万千:等了十年,终于等到这一天。的确,中国电子书包产业的春天已经迟到了十年。这十年来,社会各界对电子书包的质疑从未停止过。或许正是这些质疑导致了电子书包推广缓慢的现状。
事实上,早在2000年11月,教育部就发布了《关于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通知》,提出用5~10年时间,让全国90%左右独立建制的中小学校能够上网,使各地中小学师生共享网上教育资源,提高所有中小学的教学质量,使全体教师能普遍接受旨在提高素质教育水平和能力的继续教育。而电子书包是教育信息网络化的重要终端产品,也是我国实行“校校通”工程的必备工具之一。利用电子书包,我国可建成基于互联网的全国学校教育网,在这种“校园网群”上以“各校网站”、“名校课堂”等形式实现学校间、地区间的资源共享。
教育部发布通知后不久,就陆续有公司研发出了电子书包产品并投入市场。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其结局最后基本上都是不了了之。
2010年4月,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国将在中小学大力普及电子书包。2010年6月,上海市教委宣布在全国率先推广电子书包。随后,上海市虹口区的十几所学校率先引进了电子书包,沉重的教辅书本被轻便的电子书包替代,真正意义的多媒体互动教学在课堂上得以实现。据悉,虹口区电子书包试点项目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确定的在上海先行试点的部市合作项目之一,也是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与上海市推进数字出版产业发展部市合作的重要突破口。
作为“校校通”工程的必备终端,推行电子书包不仅是教育信息化的必由之路,而且符合国家低碳环保的发展理念,尽管它的起步之路走了十年,但我们有理由坚信,这样一个利国利民的产品乃至产业必将蓬勃发展并得到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