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各地的电信设备招标中,都活跃着中国设备商的身影,他们不断被专利诉讼的消息更是不绝于耳。
中国的先行企业在融入到全球化和全球的经济竞合中时,也在一起起的知识产权纠纷案中不断成熟,“打知识产权官司”或将成为中国企业所习惯的“家常便饭”。
在技术密集的信息通信技术领域,关于知识产权的纠纷和诉讼几乎每天都在发生,这是企业间再正常不过的商业行为。
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在专利诉讼方面,苹果发起了46件,被诉38件;诺基亚发起了27件,被诉25件;摩托罗拉发起了44件,被诉36件;三星发起了32件。这些公司诉讼标的动辄几亿、十几亿美金,但企业的发展并未受到大的影响。
在最重视创新和知识产权的美国,其企业间每年的知识产权诉讼数量高达近万件,居全球之首。
现在获得技术的途径已经很多,通过垄断一项技术实现商业成功的可能性已经非常小,企业商业成功需要的是整合能力,将技术、资源、渠道整合后形成优势。微软如此,思科亦如此。
由于国际标准的普遍性采用,专业技术分工的细化,很少有公司能只凭自己的技术而不使用他人的专利技术完成产品开发。通过交叉许可或合理付费许可,利用别人的技术加速产品开发并争取早日投放市场已成为商业惯例,诉诸仲裁更成解决知识产权纠纷的行业通例。
技术不分国界,法则是你必须尊重别人的知识产权。
在这个前提下,企业应该建立自身的知识产权能力,在积累专利数量的同时提升专利质量。只有这样,才能在交叉许可中获得有利地位和平等话语权,所付出的比例才会减少。
据说同样遭遇知识产权官司的华为去年付出的许可费是2.22亿美元(其中1.75亿美元支付给美国公司),仅支付给美国高通公司的知识产权费用已超过6亿美元却换来了280亿美元的销售额,通过购买的专利比例越来越低。
随着西方公司经营困难、中国公司更强大,“国家安全”和“专利侵权”可能取代技术和价格成为包括华为、中兴在内的中国企业前进路上的新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