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南部县升钟镇一位名叫杜光显的农民用残疾的右手在树皮上出了精彩的人生。他探索出的削木镶嵌画已获得国家专利,作品远销广东、上海、浙江等地。
奋发挣脱意外致残的阴影
杜光显生于1951年,从小就非常喜欢画画。1972年,年仅21岁的杜光显初中毕业走进了军营,在部队里,正好遇到沈阳军区前进歌舞团的女画家郑雅兰老师来连队体验生活,连队指导员见杜光显对绘画挺感兴趣,就派他跟着郑老师学习绘画技巧。从人物造型到构图,从用笔到色彩搭配,杜光显都感到很新奇,学得也非常用功。
五年后,杜光显退伍回到阔别多年的家乡,经人介绍与一个叫王静的姑娘结婚。杜光显一边种地务农,一边继续坚持绘画。1981年,正值年轻力壮的杜光显成了村里的壮劳力,在一次开荒改造农田的劳动中,因农田中有块巨石需要爆破,当过兵的杜光显成了安装雷管、从事爆破的最佳人选。可出人意料的是,在安装雷管的过程中,雷管尽意外发生爆炸,杜光显的右手半个手掌被炸烂,无名指和小指被炸飞,幸运的是没有伤到身体其他部位。
饱受辛酸不气馁
杜光显伤愈后,经在西南政法学院上课的同学介绍,变卖部分家产,筹集了600元现金,前往四川美术学院自费进修,期待重新拿起画笔。1986年5月,完成进修的杜光显萌生了外出采风的想法,于是只身一人来到新疆伊犁的巩乃斯草原,那里是新疆细毛羊的故乡,大草原秀美的风光与浓郁的民族风情让杜光显倍感震撼,他迫不及待地拿起画笔,恨不得把所见所闻全都画下来。在和当地居民的交往中,杜光显靠画玻璃画和风景画挣钱,一幅画可以卖到10元左右,不仅解决了自己的生活和购买绘画材料的问题,每月还能给家里汇去两百多元的生活费。
随着绘画技巧的逐渐成熟,杜光显对自己的能力有了自信。1989年,杜光显去北京专门卖画从事艺术生活。当杜光显满怀希望地拿着自己的画去卖时,这才发现北京城里像他这样的画家多如牛毛,自己的作品根本无人问津。
一次偶然的机会,杜光显去了北京潘家园市场,发现那里可以摆地摊、卖油画,杜光显终于找到了实现自己价值的地方,他的画在潘家园最高卖过80元一幅,还有不少作品被外国游客买走。直到1992年,四处漂泊的杜光显才回到家乡发展。
回家后的杜光显当起了油漆工,在种地之余始终坚持美术创作。在一次用锄头挖地时,杜光显挖出了一根多年的老桑树,他发现桑树的木质部分已损坏,但桑树皮却色泽鲜亮,而且异常坚硬,形状酷似假山石。杜光显像发现宝贝一样,丢下锄头飞奔回家,将发现的“宝贝”清洗干净,第二天,杜光显盯着“宝贝”一看就是大半天,思考成熟后,他将牛胶熬制成粘状,将原材料粘贴成一幅“桂林山水”。一次,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来家作客,他们对这幅“桂林山水”赞不绝口,从此,杜光显开始了树皮画作的精彩人生。
探索削木镶嵌画做出品牌
杜光显的树皮画以野生桃树为主要材料,制作出各种山水、花鸟、人物画。他利用桃树皮的天然色泽和纹理削嵌成画,古朴典雅,立体感强,既有油画效果,又有国画神韵,更具浮雕风格,是其它各类工艺品不能替代的民间手工艺品。
2007年10月,在南充举行的第十九届中国西交会上,杜光显带去的50余幅树皮画作品被抢购一空,一幅名为《中华魂》的树皮画还卖出了8000元的好价钱。随后,杜光显将自己创造的削木镶嵌画申请并获得国家专利,目前还被南充市人民政府批准为南充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今年3月,升钟镇还被命名为“树皮画之乡”。
近两年来,杜光显的树皮画更是名声大振,如今,他开发出的30多个类别的树皮画产品,已被远销广东、上海、浙江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