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喜欢登录网上“开心农场”,轻点鼠标,播种、浇水、施肥,满怀期盼地收获“作物”;大家不但在自家的菜园里“收菜”,还喜欢到好友的菜地里“偷菜”,并兴致盎然地相互交流“偷菜怎样才能不被狗咬”……一夜之间,“开心农场”火了,尤其让都市白领们流连忘返。目前,该游戏的全球活跃玩家数已经达数千万之巨。
谁是“开心农场”创办者?是三位“80后”年轻人,也是典型的“同学帮”:郜韶飞,华东理工大学信息学院毕业生,“开心农场”游戏主创者、上海五分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徐城,郜韶飞的大学同学,在华理就读两年后赴美留学,回国后与小郜一起创业;程延辉,小郜的高中同学。
凭借“开心农场”创造的神话,“五分钟公司”现已步入发展快车道。然而,创业过程中,这几位年轻人经历的磨难鲜为人知。
怀揣创业理想的人,一遇上阳光雨露,就会让“种子”生根发芽。
2006年,郜韶飞从华东理工大学毕业,即获得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15万元资助,创办了一家信息服务类公司,现在的名称叫上海五分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一个好汉三个帮”,小郜向远在美国留学的徐城提出创业计划时,小徐按捺不住兴奋,学位未拿就决定回国。同样“召之即来”的还有程延辉。徐城说:“我们仨很早就离家在外,很独立,希望创业,做一番自己的事业。”
三个年轻人在徐汇区开办了公司,做的是网路书签(SocialBookmark)服务。但市场不大,要从中赚到钱更是困难。得趁15万元创业基金“用光”前,找有现金流入的新业务,因而网站外包成了他们转型的第二项业务。为了接外包案子,徐城竟重回美国,跑业务、接案子全由他一个人打理。随着外包的接案量不断增加,公司要聘的工程师也倍增,赚的永远是“人力财”,公司的毛利微薄得可怜。
2008年底,一场金融海啸袭来,使这家初创公司“雪上加霜”:没有人要外包网站、接案量急速萎缩、员工也陆续离去。他们意识到:要站稳脚跟,要做大,只有打破赚代工劳力零星钱的现状,创设自己的品牌。他们决定再次转型。三人从社群网站的游戏应用程式开始,选择资金小、规模不大的五分钟SNS(社交网络服务)游戏做起。“就像公司的名字一样,五分钟就能让玩家得到快乐。”郜韶飞说。
开发游戏,也是一个备受煎熬的过程。“开心农场”是“五分钟公司”的第四款游戏。
第一款游戏叫《疯狂王后》,它由国际象棋改造而来。但这款游戏的接受度受限。“做游戏一定要有大众化的主题。”郜韶飞说。
之后,三个年轻人想到了“拼图”游戏,于是《爱拼才会赢》的玩家拼图游戏出台了。用户量达几千个,是《疯狂王后》的10倍,但放在SNS网站上,类似于游戏大厅的感觉,根本无法体现社交平台的优势。这让年轻的创业者总结出了社交游戏的第二条原则:“用户需要和认识的人一起玩游戏。”
第三个游戏《赛车总动员》出炉了。当时,“五分钟公司”选择在校内网的平台上运营,这样一个既有大众化主题、又能吸引真实好友前来的游戏,排到了校内网的前十名。但这款游戏时间比较长。“五分钟是玩社交游戏的最低时间成本,而这也是我们公司取名五分钟的用意所在。”
“用户到底要什么?”三个年轻人陷入痛苦的思考中,就连吃饭、睡觉、上厕所都在琢磨。一次,郜韶飞灵感突现——做一个“以农场为主题”的社交游戏。这一想法得到了团队成员的一致认可,幸运女神终于开始眷顾这几个努力创业的年轻人。
2008年11月初,“开心农场”首先在校内网上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风靡网络世界,造就了全民“偷菜”的SNS神话,在用户和业界都产生了很大影响,就连校内网的老板都在玩。渐渐地,几乎办公室所有的人都在“偷菜”。
“那时的产业模式不是很清晰,谁都不知道怎么做才能收费,我们是全世界第一个采用虚拟道具模式向用户收费的公司。”当年12月16日,他们通过道具收费赚了8000元。尽管后来也有一部分的广告收入,但虚拟道具收费已成为可以支撑社交游戏产业的主要收入来源。
与“五分钟公司”合作的平台有校内网、漫游、51.com、腾讯、百度等。以校内网的合作为例,对方提供用户和支付渠道,“五分钟公司”开发并且运营“开心农场”。2009年4月,“开心农场”开始在Facebook(社交网路服务网站)上运营,每天约有200多万全球用户玩起了“偷菜”游戏,这标志着“开心农场”打入了国际市场。去年末,“五分钟公司”强劲的上升势头获得了风险投资的认可。国际着名VC德丰杰为“五分钟公司”提供了350万美元的融资。公司也从徐汇区的小办公室搬入创智天地,拥有一层楼、200多平方米的宽敞地盘。
三位年轻人明白,身处网络创业“战国时代”的“五分钟公司”,领先的优势仅仅只有数月,他们仍需像以前那样,将“行军床”摆放在办公室,继续自己的社区游戏和创业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