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也能团?
“去银行办理业务,发现竟然连理财产品都能团购了,不知道这个团购可不可靠?”长沙的陈诚向记者咨询。
的确,从最常见的服饰、食品、家电团购,到酒店、温泉、旅游等团购,2010年显然是一个“团购年”。今年年初,这种时尚的“团购风潮”也延伸到了银行的理财市场,然而专家提醒,“团购理财”存在风险,应该谨慎行事。
3月30日,记者以消费者的身份对某商业银行进行调查发现,正如陈诚所述,确有“团购理财”一事。
“团购”销售成绩不如预期
据记者了解,前段时间该商业银行的确推出过一款团购方式的理财产品,销售模式主要是以老客户带新客户,“老客户只要带领一位新客户,一起‘团购’理财产品,即可以以普通客户的购买金额,享受高端客户的产品收益。”陈诚告诉记者:“当时销售人员说该产品的年化收益率为4.3%,不知道高收益的理财团购品可不可靠。”
“今年年初我们的确销售过一期‘理财一起团’的理财产品,但是很少有抱团来购买理财产品的投资者,因此这款理财产品我们也就只推了一期。”该商业银行大堂经理小陈说。
转换形式推出理财新品
由于“团购”理财产品投入市场后销售成绩不佳,加之投资者仍然偏好独立购买理财产品等现象,该商业银行终止了“团购理财”的计划,陆续推出多款新的理财产品。
“如果你想购买和上次理财产品类似的产品的话,不妨考虑一下我们的另一款产品,该产品和上次的入市门槛一样,只是收益率略低于‘理财一起团’,只有4.1%。”该商业银行大堂经理小陈向记者介绍,“目前我们银行在外币理财市场上卖的最好的就是这款,哪怕没老客户介绍,入市门槛也只有8000美金,对想投资外币市场的投资者来说是很好的选择。”
团购理财易引发纠纷
获得费率折扣和降低入市门槛是理财产品团购的两大目的。该商业银行这款理财产品的团购性质在于,老客户只有介绍一位新客户,让一人独享变成了“团购1+1”的分享,两人才能共同一起购买该产品。
“我认为团购理财产品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就是,团购投资者只有将全部资金登记在其中一个人名下才能购买该产品。如果一旦发生意外情况或纠纷,其他出资人的利益很可能得不到保障。”农行湖南省分行高级产品经理邹晓霖告诉记者。
“我是第一次听说这种理财产品的销售方式,因为理财产品的入市门槛银监会是有规定的,不能随便改动。”长沙某股份制商业银行理财经理说。当记者问到银行是否会考虑到此类营销模式时,他告诉记者:“其实以前也想过给介绍新客户的老客户一定奖励,但是由于‘新’、‘老’不好界定,所以就暂时没有执行,但是对于团购这种模式应该是不予考虑的。”
基金团购或“卷土重来”
基金团购是最常见的团购理财,并且在几年前便大行其道,当时基金的赚钱效应让许多投资者热捧,较高的申购费用也一度催生了团购基金的风潮。
2007年大牛市时,基金团购曾风靡一时。2006年曾有媒体与证券公司合作组织“基金团购”活动,创下两天销2000万基金产品的纪录。当时也有理财网站采取与基金公司合作的方式进行基金团购,后来由于规模较小,在股市走弱后没了踪影。“基金团购网”、“基金买卖网”就是这样的典型。而现在,第三方理财网站又再次打出团购的旗号,甚至有人预言,在目前基金销售良好的情况下,基金团购或许又将“卷土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