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资讯 > 知识产权 > 正文

知识产权也是国家利益之基

2011-03-30 13:48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作者:王坤宁字号:小

  审视30年战略合作与较量,再现中美知识产权谈判历史。2010年10月,长江文艺出版社推出了京华时报(微博)社社长、总编辑吴海民的长篇纪实作品《大国的较量》,全国十几家大报以及新浪、搜狐等网站进行连载,在读者和学界产生了广泛反响。3月27日,长江文艺出版社在京举办《大国的较量》研讨会。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国家版权局副局长阎晓宏出席并讲话。

  “非常感谢长江文艺出版社出了一本有意义的好书。”阎晓宏在讲话中说,《大国的较量》引发了我们对怎样看待知识产权这一问题的思考。阎晓宏指出,知识产权是一种私权,但是知识产权的广泛运用与传播,使公众受益,也带动了产业发展。知识产权的影响和作用已经超出了民事权利范畴,涉及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大国的较量》一书中提出知识产权问题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问题,是国家战略问题,这既有深刻的国际视野,对中国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阎晓宏指出,近年来,我国知识产权工作发展迅猛,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当前,我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中央提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就必须通过鼓励创新、依靠智力成果的创造使用来带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这使知识产权成为关系国家发展的战略性问题。

  阎晓宏强调,要加强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必须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法律,及时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同时,我们要大力增强公民的知识产权意识。阎晓宏说,中国文化历史悠久,但对知识价值的了解历史很短,大家比较重视有形财产,不关注无形财产,不重视知识的价值,这使法律执行遇到问题。近年来,在知识产权领域出版了许多书,但缺乏像《大国的较量》这样有感染力、生动的、尖锐的且引人深思的作品。我们要鼓励多出《大国的较量》这样的作品,来普及公众的知识产权知识,增强全社会的知识产权意识,营造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氛围,推动我国知识产权工作的整体发展。

  《大国的较量》第一次向公众披露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美两国就知识产权问题谈判的全过程。座谈会上,大家一致认为,该书的出版有助于提高社会对知识产权这一新时期热点问题的认识,有利于推动知识产权工作的进一步提高。中国科技法学会会长、前知识产权首席代表段瑞春,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潘凯雄,著名报告文学作家张胜友、卢跃刚,著名评论家、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著名文学评论家雷达、白烨等参加了研讨会。

(责任编辑:孙铭苑)
推荐阅读
谋思资讯有部分内容或图片来源于互联网,内容和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问题敬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


关于谋思网联系我们帮助中心服务条款隐私声明法律声明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0-2024 imos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