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敢挑战高薪吗?国际饭店日薪2000元的工作等着你!无需高学历!刘经理联系电话:……”本市两名男子收到这条短信后,抱着发财梦打电话给“刘经理”,殊不知陷入了精心设计的圈套,不仅一分钱没赚到,还被骗走了1.8万元。警方介入后,“刘经理”逐渐浮出水面,她的真实身份让所有人大吃一惊:竟是一名从没来过上海、看上去老实巴交、仅有初中文化程度的湖南妹子,而诈骗手段则是从法制节目中学来的。(《新闻晨报》)
法制节目观众喜欢看,原因很简单:一、法制节目揭穿犯罪分子的犯罪事实,让观众在观看中收获防骗和自保的宝贵经验;二、法制节目可以震慑犯罪分子,让部分有犯罪欲望的人不敢轻举妄动,不然将会遭受“伸手必被捉”的命运。但是,法制节目受到犯罪分子的热爱,甚至让犯罪分子学到诈骗手段,还是让我们非常地惊讶。显然,法制节目成为了“犯罪教材”,这不仅是我们不曾料到的,也是不愿意接受的。
那么,法制节目成为“犯罪教材”,是不是犯罪分子天资聪颖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事实并非是犯罪分子一点就通,而是当下的法制节目为了吸引眼球,对于犯罪过程交代得过于详细。正如这位“刘经理”交代的,她是通过湖南老家当地的电视台法制节目,得知可以发短信骗钱,节目的内容非常详细,包括犯罪嫌疑人怎么准备作案工具,怎么得到某一地区的手机号码段,怎么和被害人对答等。原来,法制节目如此劲爆,让观众恍然大悟的同时,也让犯罪分子如获至宝。
扭转这一现状,需要法制节目在追求收视率的同时,不忘自身承担的社会责任和职业道德,对报道素材要有所取舍,达到警示即可,做到给观众当老师而不是给犯罪分子当老师,这应该是对法制节目最低的要求,也是不可逾越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