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资讯 > 环保节能 > 正文

光热发电产业蓄势待发 前途一片光明

2011-02-16 15:04来源:中国经济周刊字号:小

  1月20日,随着内蒙古50MW槽式太阳能项目(下称内蒙古热发电项目)的开标,新能源格局的全新画面清晰可见:光热发电产业正在蓄势发力,其产业前途一片光明。

光热发电 被遗忘的角落

  在过去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与风电和光伏电站建设的风起云涌相比,光热发电几乎是一个“被遗忘的角落”。当岁月的指针转到了2011年,一切都不一样了。

  1月20日,内蒙古热发电项目开标。这是中国首个光热发电特权招标项目,去年3月获发改委批准建设。它标志着中国光热发电朝商业化迈出了重要一步,“其意义相当于2009年7月敦煌10兆瓦光伏项目,那是国家第一批光伏电站特许权项目。”内蒙古热发电项目最初的参与者之一、中科院电工所可再生能源研究中心主任马胜红表示。

  内蒙古热发电项目自获批时,就引发了资本市场的高度关注。“光热发电是下一个新能源投资的蓝海。”某证券公司在一份新能源行业报告中这样表述。

  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提到,“开拓多元化的太阳能光伏光热发电市场”。事实上,在不少人还对光热发电不甚知晓的时候,光伏发电在中国已成气候。国家和地方均制定了明确的产业发展规划,并给予项目补贴、上网电价补贴等政策扶持。迄今为止,国家已先后两批进行光伏电站特许权项目招标,首批10兆瓦在敦煌建设,第二批280兆瓦,涉及6个省(区)、13个项目。与光热发电相比,光伏发电似乎得到了国家的优先发展。

  而中科院电工所可再生能源研究中心主任马胜红却认为,并不是国家优先发展光伏,而是过去几年国际光伏行业的快速增长趋势催生了国内的投资热潮,率先发展是市场现实条件使然。“而目前光热发电在技术、设备等各方面条件已经完善得差不多了,到了可以开始发展的时候。”

  马胜红所在的中科院电工所,是国内较早研究光热发电的科研单位之一。马胜红告诉记者,看起来“远远落后”的太阳能光热发电,在国际上已成为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热点,国内在技术上也已经不存在障碍。

  2005年,国内最早的太阳能热发电示范电站——南京江宁区70kW塔式电站建成并发电成功。

  “2010年1月,高效规模化太阳能热发电研究被纳入国家‘973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我们目前正在参与一个973项目——在延庆建设的1兆瓦塔式光热发电项目,目前正在调试中,预计今年‘五一’前发电。”马胜红说。

  2007年发改委发布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提到,要求2010年光热发电达到50MW,光伏发电达到20MW。“如今,光伏发电肯定是已经达到目标了,光热发电的发展稍微慢一些,但随着内蒙古热发电项目开标,这一行业的发展指日可待。”马胜红表示。

  此前,973太阳能热发电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电气协会副理事长黄湘曾预测,如果到2020年我国达到3万平方公里的太阳能光热发电开发,将能够解决全国总用电量的30%~35%。光热发电市场规模可达22.5万亿~30万亿元。

内蒙古的商业化试探

  内蒙古热发电项目开标,业内为之振奋。这一刻,已经酝酿了六年之久。

  马胜红回忆说:“2005年,德方(德国太阳千年公司)找到国家能源局,希望合作。我也参与其中,并建议选址内蒙古。2006年,这一项目被放到温家宝总理和德国总理默克尔共同出席的中德高新技术论坛上签署。”

  直至今年1月20日才开标,为何这一项目搁置了这么久?

  据马胜红介绍,这当中的原因主要是:首先,外方对在华投资的机制不熟悉,在独立运作未果后,德国太阳千年公司又寻求与内蒙古绿能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内蒙古绿能”)的合作,成立了合资公司——内蒙古施德普太阳能开发有限公司,专门从事该项目可行性研究和实施工作。

  更重要的原因是价格。“由于还依赖进口设备,当时预计内蒙古热发电项目电价是在2.6元~2.7元/kW,还是比较乐观的,但是,2009年7月,敦煌10兆瓦光伏项目招标,一下子出了个 1.09元/kW。这中间有很大差距。”马胜红告诉记者,目前,热发电项目设备已经可以实现国产化,这会使成本下降很多。

  公开资料显示,内蒙古热发电项目总投资约16亿元,每年可发电1.2亿度以上。业内预计招标后的上网电价可能会在1.8元~1.9元/kW。

  马胜红告诉记者,该项目有20多家购买了标书,但至1月20日开标,只有国电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大唐集团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广核太阳能开发有限公司3家投标。

  此前,德国太阳千年公司驻北京首席代表周立新曾对媒体透露,将与中广核共同参与竞标。内蒙古绿能就此“出局”?记者联系该公司,被告知领导出差,截至发稿时,未获答复。

  马胜红告诉记者:“绿能只是做前期可行性研究,不参与后期建设。后期建设还是大型发电企业来做比较合适。”

渐成投资热点 前途一片光明

  光热更适宜西部广阔地区的大规模发电。事实上,央企巨头早已在西部圈地。

  除了这次投标内蒙古热发电项目的国电、大唐和中广核之外,华电集团2009年与澳大利亚雄狮国际签署合作协议,准备在格尔木合作开发100万千瓦光热发电项目,2010年又与嘉峪关市签署了包括发展光热发电在内的战略合作协议。

  不仅央企巨头,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目光瞄准光热发电领域。一位长期关注光热发电领域的投资界人士告诉记者,包括天威集团、三花股份(002050)、航空动力(600893)、金晶科技(600586)等公司,都已经或在光热发电系统研发和项目建设上,或在光热发电相关核心材料和设备制造上布局。

  传统的热水器制造企业也在谋求进入。马胜红上述所指位于北京延庆的光热发电“973项目”,正是由中科院、皇明太阳能和华电集团联合出资1.2亿元投建的项目。

  另一家热水器行业巨头四季沐歌也在去年底投资4.5亿元在洛阳建设“太阳能光热全产业链工业园”,生产包括真空集热管在内的太阳能光热产业配套设施。

  “太阳能光热利用是一个非常庞大的产业。未来,四季沐歌不是一个热水器企业,而是一个能源企业。”四季沐歌总裁李骏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我们目前不会进入光热发电产业,那需要有大量的资源匹配,而且会有很高的投资门槛。但是,无论是太阳能热利用,还是光热发电,都是值得关注的对象。”

  在马胜红看来,只要市场开启,配套厂商将会蜂拥而至,核心技术的不断突破和产业的规模化发展都会显著降低建设成本和运营成本。由于光热发电采用中高温真空管,而目前太阳能热水器采用的是中低温真空管,二者在技术上基本一致,因此未来真空管企业介入这一领域将有极大优势。

  “如果说光热发电目前还有什么难点,就是成本还较高、效率还不够高。”马胜红对《中国经济周刊》说,“2011年,可谓是光热发电元年。多做准备,先做起来,两三年之后,中国的光热发电有望迎来大爆发。”

(责任编辑:新不颖)
推荐阅读
谋思资讯有部分内容或图片来源于互联网,内容和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问题敬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


关于谋思网联系我们帮助中心服务条款隐私声明法律声明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0-2024 imos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