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包”翻译公司翻译水平低,容易闹笑话
随着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国内经济的快速腾飞,中国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深入,各行各业对外交流与合作越来越频繁。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对外经济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步伐进一步加快,这给翻译这个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市场,越来越多的翻译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然而,由于我国没有一个对翻译行业行使监管和政策性指导的政府部门和权威机构,缺失统一、完整、系统的政策规范,导致翻译公司准入门槛低、翻译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专业分工没有细化、翻译质量无法保证……整个翻译市场混乱不堪。
业内人士呼吁,政府应设立翻译行业管理部门,尽早出台规范性文件、政策和法律法规,使翻译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市场份额超两百亿
国内最早的翻译公司是成立于1979年的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而大部分公司都诞生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云南的翻译公司起步则较晚,大多成立于2000年以后。
据资料显示,中国现有注册翻译公司近3000家,翻译从业人员达50万人。翻译人员多数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少数经济发达城市。“相对而言上海的翻译公司最多,而云南估计大概只有40家左右。”昆明博威尔翻译公司总经理贺万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随着翻译行业的不断发展,一直以来依托语言院校的翻译机构已经日益被专业分工的翻译公司所取代。而外资公司入驻中国后,也对翻译质量和流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规模上看,中国已成为“翻译大国”,据统计,早在2008年,中国的翻译市场份额就超过了两百亿元。
“钱”景广阔市场混乱
据了解,目前云南共有40余家翻译公司。记者实地走访了解到,云南翻译市场混乱,已是不争的事实。云南昆明博威尔翻译公司总经理贺万海告诉记者,云南翻译公司的经营规模普遍不大,不少还停留在“夫妻店”、“同学会”的小作坊状态。
“云南翻译市场很不稳定,价格、质量等都很乱,没有一个主管部门和监督部门。另外,大部分客户对‘翻译’意识不高,认为只要找一个学习英语专业的学生,老师或是朋友来随意帮忙翻译一下,就可以拿出去对外使用,这样既省钱又省事!更有甚者,一些人居然还通过网络翻译软件来翻译。而这些操作很危险,无法保证翻译的质量。”
云南首个吃螃蟹,开办新宇翻译公司的康文梅说,昆明看似有多家翻译公司,而正规的仅只那么3到5家,一些人在报纸或者相关刊物上登一则信息,留一个手机号码,就开始招揽翻译生意。如此操作,既违法,质量又没保证。
另外,并不是懂外语的人都可以做翻译。翻译必须经过专业的语言训练,这种高标准的人才很难找。这类人才又有更好的去处和更高的待遇。于是,一些翻译公司为了省钱只好退而求其次,招募一些素质不高的译员滥竽充数,市场的混乱也就由此而起。这些公司为了赢得市场,只好走烂价竞争的路子,翻译质量无从谈起。
据了解,从翻译公司的规模来看,国内的翻译公司如果能够拥有50名以上的专职翻译就已经是业界颇具规模的“大公司”了。而通常,每家公司专职的翻译人员只有几个,而80%以上的公司其翻译业务几乎都交由兼职翻译人员来完成。在从事笔译工作的人员中,专职的笔译人员少,兼职的多。有证书的少,大学生多。云南的状况则要更糟糕。
接受记者采访的多家翻译公司的老总共同呼吁,作为云南本土正规翻译公司,要“齐心协力,稳住价格,资源共享,恪守诚信,保证质量,宁缺毋滥,必须从客户商业效应的角度去思考,真正扶持一批有行业水准,诚信可靠,恪守行业规范的专业翻译公司,既不损行业形象,也不会给云南人丢脸。”
康文梅提议,应该有一个正规的“行业协会”或者行业主管部门来对翻译行业进行必要的监督管理。
翻译行业应如何实施监管?康文梅认为,首先,从注册登记时,就应严格把关:办公场地,人员储备,专业质量,信誉度,管理水平等等,一次性考察审核筛选,不合格的公司坚决不予以注册;其次,对以往的老公司也实行行业专业年检,去劣存优。三是将翻译公司集团化,语种部门化(各个语言种类分设部门),再设一个质检中心。有效整合译员队伍,细化专业水准及级别分类,实行资源统筹,创新营运模式,管理模式。
针对翻译市场的种种问题,记者采访了云南翻译工作者协会相关负责人。“太乱了,价格乱翻译质量也差。”云南翻译工作者协会秘书处张小姐谈及现在云南的翻译市场时说。现在翻译市场混乱,没有一个管理部门管理。
据介绍,云南省翻译工作者协会成立于1988年,是云南翻译与外语教学人员的学术团体,曾为云南的翻译行业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翻译协会曾向省民政厅申请,希望能成为云南翻译市场的领头羊,但不知什么原因云南省民政厅一直没有批准。因此云南翻译工作者协会属于非行业协会,是民间组织的社会团体,对于云南的各家翻译公司无管辖、引导和指导权。就协会本身来说,偶尔接一些翻译工作,翻译人员也是兼职。谈到这一点,张小姐说,协会不是以翻译为主,偶尔兼差只是为了积攒办公经费。协会与公司不同,除了翻译业务外还组织会员举行一些学术交流等活动。对于这种边缘行业,不属于教育部门管,也不属于外事部门管,只要在工商局注册就可以了,以致市场一片混乱。
翻译水平低 笑话多
翻译界流行着这样一句话:高价钱,不一定换来高质量的稿件。试想,一份错漏百出的译稿对翻译公司,对委托公司带来的何止是经济上的损失,一些无形的损失是无法用金钱去衡量的。
由于部分翻译公司仍然停留在“家庭式作坊”和“代理商”的阶段,并没有足够的实力对翻译质量进行审核与控制,从而使得客户的稿件无法得到质量保证。
据了解,某航空公司的一本随着飞机发行的读物在对四川著名景区“蜀南竹海”进行翻译时,竟将其错误翻译为shunan Bamboo sea,让人的误解为蜀南、竹海是地名(正确翻译为zhuhai in Sichuan)。一个小细节,把错误从空中传遍大江南北,堪称经典笑话。
当然,还有把“旅游”误译为“Tourjst”(正确的为Tourist);把“传统性节日”误译为“Traditional sex festival”(正确为Traditional festival);某国际机场的紧急出口处标有“平时禁止入内”的告示牌,相对照的英文却写成“No entry on peace time”(和平时期禁止入内)。又如,“民族园”是介绍中国各少数民族文化习俗的公园,牌子上的英文却被写成“Racist Park”(种族主义者公园)。
除了交通标志或告示牌之外,中国各城市或地方政府提供给外国人的旅游手册、地图甚至飞机上的双语杂志上也常叫人啼笑皆非。
“洗牌”势在必行
“许多人认为,翻译市场有暴利可图,因而,大量不具备翻译能力和经验的人混入了翻译队伍。目前,翻译界普遍存在着浮躁、急功近利、业务水平有限、译德低下、惟利是图和经营不规范等问题,极大地损坏了翻译服务市场的整体形象和信誉。”昆明信达雅翻译公司总经理董锐尖锐地指出了翻译行业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翻译行业至少还存在如下问题:
一是没有知名翻译品牌,无法对市场起到良好的引领和规范作用。
二是缺乏整体质量流程控制,现在的各种翻译机构和企业中90%以上还停留在完全手工操作阶段,没有翻译质量控制工具、没有完整的翻译品质控制流程。整体的翻译质量不高,其结果就是大大影响和阻碍中外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的广泛深入交流。举例说,翻译存在的问题甚至影响到诺贝尔奖。诺贝尔文学奖评委马悦然就认为,中国近百年无获奖者的关键问题是没有好的英文译本。
三是翻译服务竞争十分激烈,但采用的方法主要是压低成交价格等低层面的竞争手段,导致市场陷入始终无法做大的恶性循环。依靠低成本的、无从业资质的人力资源,胡翻乱译,原本已经很低的翻译价格被一压再压,很多非正规的“翻译社”的收费还不及正规企业的一半。不顾质量,不讲信誉,一味杀价的市场环境使不少经营规范、质量较好但经营成本比较高的正规翻译公司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盲目的价格之争使大量优秀的翻译工作者离开了翻译行业,大量劣质的翻译产品充斥着这个行业。
四是具备专业能力的翻译工作者获得合理报酬的权利受到损害,他们不得不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一再证明他们所接受的教育、进行的工作和提出的稿酬标准是必要而合理的。
五是人们的观念尚未转变。长期以来,翻译一直被认为是一种投入高而附加值低的事业。即使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许多人对“翻译也是一种产业”的观点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不少政府部门、企业机构在获取外语资料与信息时,宁可“内部消化”,也不愿意找专业的翻译公司寻求服务。事实上,在国际市场大分工、大合作,商机稍纵即逝的今天,内部消化远不能适应现代市场竞争高效化、专业化、多元化的需求,一味求省图快,反而给本单位的经济利益本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因此,目前的翻译行业迫切需要建立起严格的翻译市场准入制度和完善的淘汰机制,确立一个主管部门或是给翻译找个归属行业,以此维护整个翻译行业的形象,使正规翻译公司得到良好的发展空间,并最终促进整个行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