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资讯 > 咨询服务 > 正文

陈全生:中国咨询业市场源自何方

2011-01-25 10:17来源:中国管理传播网作者:陈全生字号:小

国务院研究室工交司司长 陈全生

  中国管理咨询高峰会今天在北京举行,本次大会以“变革中的管理力量”为主题。图为国务院研究室工交司司长陈全生演讲。

  陈全生:昨天机场是出了毛病。在天空盘旋1小时20分钟,再盘旋就没有油了所以就下来了(笑)。上届中国管理咨询高峰会我也参加了一次,因为和老赵都是老朋友,今年继续请我来讲。我重申一下,今天的演讲纯属个人负责,不代表国务院,也不代表国务院研究室也不代表工交司,有什么后果我自己负责。

  中国小企业一没有钱,二不用,自己拍板就可以了,三是自己主要咨询,主动服务没有钱付给你,只有中型企业找到他,他也需要,但竞争太激烈。各位都是咨询公司的老总,大家相互竞争,相互压价,最终也挣不到钱。这个事情确实要好好研究一下。不要自己挣不到钱还把咨询业的声誉损坏。

  中国的咨询业和20年前相比需求大为改观。20年前我本来想下海做咨询公司,觉得最拿手,这个事好。几个人合着大家商量,找了美国的商务参赞洪先生,他现在在几家公司当老总,包括光彩公司。他说你们几个年轻人想做咨询,中国的咨询市场在哪儿?当时确实把我们问住了,市场在哪儿?谁需要你?当时国有企业政企不分,产权不清晰,政企不分是政府决策,产权不清晰因为企业自己认为就可以办了。民营企业太小、太少,能简单维持升级就可以了还找你咨询。当时只有外资才行,但外资到中国来初来乍到,不了解中国国情,所以需要有人给他出出主意,介绍中国国情。我也接触一些外资讲,不懂中国人什么叫“面子”,还要介绍“面子”、“里子”、“关系”等等。

  现在来看,中国咨询业的需求大为改观。对咨询的需求远远超过中国社会当中任何一个时期,但我们发展还是这么难。我觉得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我们对咨询市场的认识不够,一佛教是我们对自身的认识不够。

  中国中小企业的有非常多的创业需求许多有人帮他们做,中国最大的优势是人口,最大的问题是人口,想把最大的问题变成最大的优势就是让他们创业,中国的实力靠大企业,中国的小康靠中小企业。中国的小康中小企业的意思是什么呢?如果人人是小业主,人人是小摊就小康了,30%是小业主、小老板就小康了。适应企业05年户数是17万,06年15万,注册资金的数量05年比04年增加了27.9%,06年比07年增加了24。个体户05比06年增加了5.3%,05年比04年增加了4.3%。大家看到这些增幅下降了,绝对量在上升,我看这些事的背后不是在数字下降本身。各部委出台了20多个配套文件,各省市也出台了200多个配套文件,全力支持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媒体也在大力鼓吹,大张旗鼓讲要毫不动摇鼓励、支持非公经济发展,在这个时候数据掉了下来。

  第二个背景,中国整个经济都非常好,连续四年都在10%,固定资产成分5种成分,外资下来17、18%,国企增长15、16%,但整体速度增加在26%,主要是私营经济在增长,但结果数量还下来了。这说明我们的创业不够。中小企业的创业遇到了很多问题,很艰难,确实需要我们咨询、帮助、辅导和引导。

  这里有一个大的事实,就是要借鉴国外经验。有一年我到美国专门看这个事情,美国人把退休(没有离休人员)的厂商、企业经理、老工程师(技术人员)组织起来,从事公益性的机构,是政府组织。我们能不能组织半公益性专门讲如何为中小企业服务,怎么创立公司,怎么讲注册公司,怎么谈判,怎么防坑蒙拐骗的骗子等等,请他们做我们的咨询顾问我想一定会提出很好的意见。因为我做非公经济调研室,所以我接触了这样一些人,要相信他们的聪明和他们的能力。干得好一点的非公经济刚开始起步多艰辛,各部门吃拿卡要,找客户要求人,每一个创业小老板都是非常辛酸的,不是那么容易的,他们有很多的实践经验。真正把他们请到手,我想我们的中小企业咨询会有所改观,相信他们有比我们更聪明、更实用的经验和诀窍,这样就可以找到中国中小企业创业的理论。

  中国国有大型企业在分离辅业改制。中国的大企业普遍大而全,所以现在要搞分离分来。“大而全”是什么概念?就是什么都生产,就是自给自足,自给自足是小生产,所以中国的大企业是搞小生产。现在在搞生产辅助系统分离,远远不够,除了生产辅助系统分离,还要进行零部件分离,分离之后改制,原来就是一个车间,原来就是一个分厂,真正面对怎么做,没有答案。正是咨询业大展宏图的时候。

  我专门问了几家分离之后的企业,他们说没有,找不到。我认为这是咨询的市场,他不知道改怎么办?全世界的企业都在外包,都在专业化,都在全球流动性过剩之中实现更加专业化。我们企业刚刚分离出来的辅业企业,要想从生产零件或者生产某一个服务部门变成真正生产服务业,这个产业链的拉长会有很多机会。

  举例,防锈厂就是在防锈纸上附上防锈液体,然后把防锈纸拿出去卖。这个厂从原来企业分离出来之后,就根据企业的产品、金属金相结构做配方,原来是做纸,之后纸做包装盒,提供全套的防锈服务,这是中国生产服务业的发展,而且产业链在拉长,这里面有巨大的咨询市场可做,而且做这个事情是咨询业的长项,但我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够。

  前段时间外资并购中国企业,媒体讲的很好恶意收购,涉及国家经济安全等等。这里面有很大的咨询业市场,外国人收购中国的企业要找方案,要找团队,要找上百万、几百万的团队,要找最好的律师、最好的会计事务所,要找资产评估师、战略咨询师、公关公司,对被收购企业进行长达三五月甚至七八个月的研究,提出一方面、二方案、三方案,供要收购别人的老板拍板,做了大量咨询之后拍板,收购相关的企业。我们是根据企业的合作条件,看看核算不合算上报,谁拍板?市场办公会。有多少市场办公会真正了解市场的发展?人家拿上百万的团队,供五六个月拿出的方案,市场办公会就定了?那非出事不可。这是咨询公司的机会和市场,咨询公司类似的团队进入,帮助被收购公司或者有关的政府和部门进行咨询服务,同时加强企业之间的协同配合、团队作业是最关键的。

  中国企业要走出去,实行“走出去”战略。“走出去”不容易,“走出去”有“走进去”、“走上去”。“走出去”是到外国卖点东西,是一个窗口公司,“走出去”是利用人家的劳动资源生产产品,“走上去”是打入主流社会,跟王公贵族、总理大臣建立深厚的交情和关系。还有“出去走”,有回不来,不回来的。中国的中小企业要不要“走出去”,要“走出去”,但他对国际市场不了解,或许他付不起钱,把类似想出去的中小企业打捆“走出去”是有的,他们打捆出去可以有实力支付给你,还可以在外面互相照顾。这样就可以有咨询服务,很多要支持真正“走出去”,如何“走进去”、“走上去”。如果说我们的本小,不如外国企业,那就有交换了。因为国外也有中小企业想到中国来,我们合作找到某些国家或者愿意去这些国家,和我们差不多的咨询公司商谈,我们合作,我们把我们的中小企业“走出去”,同时把你们的中小企业“引进来”,我们不了解中国国情,我们不了解你们的国情,我们合作。这样“中外合作”咨询公司就起来了。

  产业集群、企业集群是赚钱的,因为他们专业化,缩短交易的距离,有熟人社会。在中国的熟人社会可以赚钱的,优质服能力,既推动了产业集群和企业集群的发展,同时自己也找到了咨询业的市场,这是对外部的认识,同时要有对自己的认识,我曾经讲过一个例子,就是企业是家族企业。

  我们往往说家族企业不利于外国优秀管理人才的进入,把家族的人带到企业当中去,企业得不到发展,这样发展不行的。中国的民营企业发展不是家族企业问题是一胎化的问题,只有一个孩子,怎么有家族企业?只有家庭企业,更不会有家族集团,这样的情况下要真正培养管理谈对,而你的孩子还不一定愿意干这个活。就看老爸老妈拼死拼活经营这个企业,从小受到非常优厚的教育,就愿意画画、唱歌,不愿意管这个企业。怎么办?就把这个企业给别人了?以前老皇帝一死,有三四十个孩子在那儿。中国的职业经理人的市场没有,中国职业经理人的信用体系没有,在这儿干不好,在那儿干不好,此处无人自有留人出,到任何地方都可以干职业经理人。现在不行,等体系、信用体系建立起来才可以,现在要培养。

  企业和谐管理和严格管理不矛盾,我相信一定要强调建立和谐社会,你给个体、民营老板讲这个事情,他一定说你不要跟我说这个东西。本来和谐管理和严格管理不矛盾,中国的和谐社会一定要强大的工备,社会治安一定要好,企业管理一定要严格,制度一定要周密,才可以有和谐的企业环境,不能光你好我好大家好,那么企业就完蛋。

  还有对自身的认识,一个企业做奶的,假冒伪劣,给奶掺水了,有关部门说你要严格管理,要重罚相关的人。不可以这样,你可以不往奶里掺水,可以往水里掺奶,这样肯定发展出新兴行业。有的外资到中国注册,要进行咨询,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需要面对很多的问题,其中有审批的问题,其中有请客、送礼。

  人家分析审批人的心理状况,说在中国找审批人不要找在位的人要找退位的人,因为有五个心理学的因素:中国干部退下来不是原来干什么职业就干什么职业,原来是干部现在回家抱孙子,这个心理落差很大。你这时候可以请他,信任他,尊重他,他很容易接受,很愿意帮你忙。第二个心理因素,下来还好使不好使,有试一试的心理状况,我不能保证帮你干成,可以试一试,试试就是用实际行动帮你。第三个心理因素,在位新上来的,往往严格要求,不愿意生事,往往干这个事的是擦边球。可能不接,那不行。第四个心理因素,往往有报恩的思想。老同志说帮一个忙,能推进就推进,我们上台的时候人家提过名,那个举过手,或者没有反对过,这个情也得领,所以也得帮着办。第五,给队下来的老同志办事是给在位的老同志看,下一次我提升的机会有了。这种咨询就比较到位。分析到头了,确实了解中国国情,所以对咨询市场有两方面,一个是外部的认识,一个是自身的认识。

  变革中的管理力量要求管理咨询的变革。要求中国本土咨询的变革,要求中国走住本土咨询具有中国特色的道路。因为毕竟中国的咨询业还年轻,真正现代咨询管理业不过20年的历史。正因为年轻就希望强大,就把希望寄托在年轻人身上。谢谢!

(责任编辑:羽篪)
转载声明:谋思网转载此文的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表明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甄别,以防风险。
推荐阅读
谋思资讯有部分内容或图片来源于互联网,内容和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问题敬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


关于谋思网联系我们帮助中心服务条款隐私声明法律声明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0-2024 imos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