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资讯 > 咨询服务 > 正文

交钱发证实习走过场 心理咨询成夹生饭

2011-01-21 16:14来源:中国质量报作者:杨阳字号:小

  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企业员工心理问题日益凸显,恐惧、焦虑等负面情绪导致的心理问题越来越普遍。如何消解或减轻员工心理压力,已成为当前企业管理一个避不开的重要课题。作为“修理”员工心灵的主体,心理咨询师的从业现状也引发了企业的广泛关注。心理咨询从业人员的资质水平和服务质量究竟怎样?怎样的心理咨询师才算是合格?心理咨询到底应该由谁来管理?日前,本报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快餐式”培训

在国内,想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需要多长时间?

  2005年,国家劳动和保障局正式颁布了《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其中明确规定,心理咨询师职业等级分为三级、二级、一级。申报心理咨询师三级者必须具备以下条件之一:具有心理学、教育学、医学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心理学、教育学、医学专业大专学历,经心理咨询师三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具有其他专业本科以上学历,经心理咨询师三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除了学历、职称上的要求,《标准》对正规培训规定标准学时数也做了一定的说明。其中规定,心理咨询师三级不少于500标准学时,培训期限包括授课、实习、见习等时间。

  总体看来,申报门槛并不高,对专业、学历并没有太严格的限制。尤其是培训时间,并不是很长。

  “我们的标准定得其实是比较宽松的”。朱建军,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心理学系系主任,也是制定该标准的专家团成员之一。他介绍,考虑到心理咨询在国内起步较晚,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标准》在报考资格和其他条件上放得比较宽。

  但遗憾的是,就是这样的“低要求”,在实际操作中也并没有被认真执行。朱建军告诉记者,根据标准,除了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相关专业的人员,“经过正规培训”是获得考试资格的前提。但很多心理咨询培养机构的行为非但谈不上“正规”,简直就是混乱不堪。

  朱建军透露,近年来,国内心理咨询机构发展迅速,有的省市一年就要培训三四千人,培训心理咨询师就像工业化操作,进行批量“生产”;有的打着中外合作的旗号招徕学员,实际上只不过是请一些国外的心理医生来讲讲话,培训教师的质量根本难以保证;更有一些心理咨询培训机构,只要交钱就发证,根本不认真培训。此外,各地各机构培训时间的长短也不一,少则两周,多则6个月。但不管上多长时间的课,只要通过理论考试,一个心理咨询师也就算出炉了,所谓的临床实习基本就是走走过场。

从业人员鱼龙混杂

  大量快餐心理学培训班赶制出来的心理咨询师的执业能力有保障吗?

  “不少人之前没有任何心理学背景,经过两三个月的学习,也只是掌握了心理学大致的理论框架,如果这种人再缺乏足够的临床见习,其执业水平可想而知。”对当前从业人员的质量,朱建军做了一个概括:理论知识有限,实践能力不足,综合素质堪忧。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副主任张麒表示,理论知识考核的只是外在的指标,培训证书只能说明参加了心理咨询师培训,要想成长为高水平的心理咨询师还要不断学习积累。对于心理咨询师行业来说,是否接受到正规有效的进阶督导,实践咨询技巧,提高自身专业水平,都关系着咨询师今后在咨询过程中的具体表现。

  “一个合格的心理咨询师,需要具备精湛的业务能力、高尚的职业道德、健康的心理素质。目前,这样的咨询师可谓凤毛麟角。”张麒说,以企业心理咨询为例,很多心理咨询师通常都是兼职为多家企业工作,在时间和精力上不可能百分百地投入。另外,他们对各企业内部的情况也不是很了解,要找到员工心理症结所在,通常比较困难,也就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企业员工解决心理问题。张麒认为,大批不具备资质的人员涌向该行业,不仅严重损害心理求助者的利益,也破坏心理咨询行业这个刚在我国起步的新兴事业的健康发展。

缺乏有效监管

  对于心理咨询行业市场的种种乱相,专家认为,缺乏有效监管是主要原因。

  “很多心理咨询机构都是以企业商务咨询、科技咨询、婚姻咨询名义注册,从事着心理咨询的业务。”张麒透露,心理咨询行业属于新兴行业,国家尚未允许心理咨询公司单独注册,但如果以其他名称向工商部门申请注册,很容易就能取得合法登记的资格。

  这样,心理咨询师的管理上的一系列问题便产生了。虽然心理咨询师认定主要由社会和劳动保障部负责,但是要评估心理咨询从业的水平,就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这不是劳动部门所能胜任的,必须依靠卫生部门的介入。但有关部门也指出,心理咨询师不是医师,心理咨询机构更不是医疗机构,并不在卫生部门监管范围之内。由于没有明确的主要监管部门,至今对从业人员的监督管理机制几乎处于空白。

  事实上,市场上更多心理咨询机构以工作室或公司的名称出现,却并没有到当地工商部门登记注册,这些“散兵游勇” 也成为监管的另一大盲点。

  “这样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朱建军认为,管理职能上的不明确和缺失,一方面造成对心理咨询工作从业人员的管理真空,导致从业人员的职业行为无从界定和约束,来访者的权益受到侵犯后往往不知道该找什么部门投诉;另一方面,心理咨询师在工作中与来访者出现纠纷后,也难以找到法律和职业规范依据,其行为的正当性也于法无据,因此咨询师和来访者双方的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护。

(责任编辑:羽篪)
推荐阅读
谋思资讯有部分内容或图片来源于互联网,内容和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问题敬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


关于谋思网联系我们帮助中心服务条款隐私声明法律声明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0-2024 imos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