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资讯 > 医疗保健 > 正文

吕明方谈上海医药集团国资改革

2011-01-13 10:44来源:第一财经日报字号:小

  在已经过去的2010年,上海国资改革突飞猛进,为资本市场瞩目,上海医药就是其中的佼佼者。3月份,上海医药完成了重组;9月份公布了H股增发方案,并在12月底宣布将母公司的抗生素业务注入上市公司,从而完成整体上市。作为一家传统的国企,很难想象能在一年之中完成上述全部动作。

  日前,,上海医药董事长c接受记者专访,畅谈上药集团的国资改革。

  吕明方告诉本报,上海医药重组改革的经验是,坚定推进整体上市,重组为产业服务,以及创造重组溢价,“我希望上药改革的经验能够被复制。”

第一轮重组

  2008年9月,上海国资企业改革重组正式启动。上海市国资委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资产证券化率从2010年的30.5%提高到35%,推动450亿元国有资产上市。

  重组上海医药一直是上海国资系统的一块“心病”。从2002年引入安徽华源开始,到此后的华润入主,上海国资就一直为上海医药的改革在寻求外部力量。不过,均没有获得成功。2008年,上实入主上药之前,上药员工5年没加过一分工资,上药成为停滞不前的一个板块。

  2008年7月,上海医药集团掀起了第一轮重组——上海华谊和上海工业投资公司所持有的上海医药30%股权调整给上海上实集团。同时,吕明方正式出任上药集团重组工作组组长,随后正式就任上药集团董事长。

  “我没有想到来了之后会这么复杂,从上到下的体系,原有的惯性那么顽固,这是我没有想到的。我过去管理香港上市公司、内地上市公司,管理过不同的行业,但是今天去管理一家国有产业集团,对我挑战很大,多年重组积累了很多问题,对我来说,改革就是一切围绕市场,坚持市场导向,坚持客户导向,坚持员工导向。”

  在工作小组进驻上药的第一周,就和集团15位高管进行了逐一交谈,对5个事业部、2家上市公司和18个基层单位进行了50多个小时的实地调研。同时,吕明方开始在上药内部建立起考评体系,主要落实在三条标准上:主营业务的增长必须保持和超过行业的增长;为股东贡献的价值,也就是净利润的增长一定要超过主营业务的增长;第三,经营性现金流的净额要大于净利润。

H股发行计划

  2009年,上海医药启动了第二轮重组。同时6月18日,上海医药停牌制定重组方案;10月16日,公布重组方案;2010年3月,完成重组,实现复牌。

  在重组方案中,上海医药被保留,并通过吸收合并、购买资产等方式打造“新上药”,而上实医药、中西药业两家上市公司实施退市。在成立的新上药中,将囊括此前上药集团和上实集团旗下核心医药资产,成为上海国资下医药产业的唯一上市平台。

  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重组计划,不仅因为涉及三家内地上市公司,还涉及到在香港上市的上实控股股权置换问题,规模之大、时间之短、交易之复杂,均创下了纪录。

  整个交易分作三步:首先,上海医药以换股方式吸收合并上实医药、中西药业;其次,上海医药向上药集团发行股份购买集团医药类资产;最后,上海医药向上海上实(集团)有限公司发行股份、募集资金,并以等额资金向香港上实控股购买医药类资产。

  “2010年,很多媒体把中国股市最有影响的上市公司重组都给了上药。不仅仅是我们最短时间完成了这项任务,也不仅仅是我们规模最大,而关键是我们是真正围绕产业发展做重组。”吕明方表示。

  2010年3月上海医药按期复牌,喘息甫定,两个重大问题摆到台前,一是发展资金从哪里来;二是集团非上市业务如何处理。于是,上海医药公布了H股发行计划,募集80亿元用于发展。

  不过,是否发行H股集团内部出现了分歧。不少人认为,重组刚刚完毕,大家几乎没有时间喘息,推进H股发行是否正当时。还有一个因素关系到不少高管团队的切身利益——将推进的股权激励将因为H股发行而顺延,这对于经营管理团队来说不公平。

  不过,最后管理层还是形成了共识,未来3年是上海医药的战略机遇期。“我们要跑得快,也要跑得好,还要能长跑。”吕明方表示,这是自我加压的结果。按照计划,上海医药要在今年年中完成H股的发行工作,在年末也将完成股权激励,届时上海医药的重组将圆满“收官”。

上海医药重组经验

  重组实效也体现在财务报表上,2010年上半年,上海医药实现营业收入185亿元,同比增长21.66%,实现营业利润11.28亿元、净利润7.6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1.86%、67.50%。而在上海医药内部,今年元旦以来已经召开了不同层面的动员大会,吕明方在大小会议上一直强调的观点是“归零”,上药改革所取得的成绩都要放下,以“归零”的心态再出发。

  上海医药重组的经验何在?吕明方认为,除了观念发生转变、体制机制上进行创新外,更有三点经验可以复制。

  首先步步为营。在上海国资系统率先实现整体上市,100%的资产证券化,未来上海医药的运营将完全市场化、透明化的,这得到了中国证监会的肯定。

  “其次,重组必须服务于产业发展,不是财务重组,不是报表重组。不要把手段变成目的,这起码在指导思想上是可复制的。”吕明方表示。

  最后“重组溢价”是吕明方非常推崇的一点。“上海国资重组一定要从重组折让变成重组溢价,对于上海医药重组的成果,市场给予了认可。2010年,整个上证指数全年下跌13.6%,上海医药上涨了56.56%,和2010年3月9日上海医药复牌收市价格相比,也上涨了35%。吕明方表示,他们希望达到一个目的,就是创造上海国资重组的溢价,今年资本市场对于上海医药重组的“热烈”反应,体现了这一点。 (作者:赵奕)

(责任编辑:新不颖)
推荐阅读
谋思资讯有部分内容或图片来源于互联网,内容和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问题敬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


关于谋思网联系我们帮助中心服务条款隐私声明法律声明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0-2024 imos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