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三国演义》开篇词中的这一句,颇适合用来形容2010年中国旅游业吸纳民间流动性资本的盛况。
如今,宏观调控重要的任务之一,是引导游资来发展包括旅游业在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过剩的流动性转向实体经济,以缓解我国的通胀压力。今年5月7日,国务院颁布《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发展文化、旅游和体育产业”,文化旅游处于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两大“支柱产业”的交集部分,左右逢源。地方政府积极推动中小旅游企业到创业板融资上市,加快构建本地完整的创业创新投融资链,不断加大财税扶持,强化投资权益保护。由此,民间游资滚滚涌入旅游业和文化产业。
有报道称,12月17日,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等人发起的云锋基金,正式向北京印象创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投资5000万美元,进军文化旅游,掘金旅游演艺。马云煽情地宣布自己的投资理由:“我去了‘印象西湖’,我去了‘印象丽江’,每次回来都非常感动,因为我看到的是就业机会。”宋城股份闻声而动,旋即于12月22日晚发布公告,决定从2011年1月1日起,将进入宋城景区同时观看《宋城千古情》演出的联票价格提高20元。
热炒“印象演出”,源于今年9月30日,丽江旅游发布公告,拟通过定向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印象丽江”51%股权。12月9日,宋城股份创业板上市,首日收涨22%,动态市盈率达到56.6倍,大约是整个旅游板块平均市盈率的38倍,热炒达到2010年的一个顶峰。
“印象演出”让马云“非常感动”,我们则需要冷静。笔者在12月17日,马云“感动”的同一天,发文《杭州宋城“旅游演艺”发展之忧》,指出旅游演艺模式“较为脆弱”,其“增长方式单一乏力,需要格外谨慎看待”。果然,12月29日,宋城股份收盘价为55.35元,濒临破发。投资者用脚投票。
游资热炒“丽江旅游”,还是打出“印象牌”,有两点“忽视”,需要引人注意:其一,丽江旅游收购“印象丽江”,其购买市盈率仅仅5.4倍,而旅游资源股估值一般是30~40倍PE(市盈率);其二,丽江旅游基于世界遗产丽江古城,2007~2009年,丽江接待国内游客年均增长18.24%,海外游客年均增长19.69%,长期固有的主营业务是索道运输和酒店住宿,做到了品牌刚性和主营业务适度多元,尽管还存在着产品创新不足,但它毕竟不是主题公园,单独热炒“印象丽江”这一产品并无太大意义,把丽江旅游仅定为“旅游演艺股”,不仅不准确,更是概念炒作。
政府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旅游业,初衷是想助力实体经济,把“魔鬼”变成“天使”。但如果资本不是真正用于投资实体,而是爆炒某一概念,难免会从“天使”很快又变回“魔鬼”,政府并没有达到预期(即公司治理水平提升和产业转型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