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际油价走高。摩根大通公司12月3日表示,国际原油价格将在2012年年底之前达到每桶120美元,主要原因是新兴经济体的能源消费将会持续增长。
油价走高对化工业影响是不同的,譬如,煤化工、能源产业在高油价时代受益。
煤化工产品成为高油价背景下市场的必然选择
首先,高油价下煤化工产品竞争力日益凸显。自从20世纪中期石油取代煤炭成为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的主导以来,至今仍在能源消费结构中占40%左右。石油对国际形势变化高度敏感,国际油价经常出现较剧烈的波动,世界已经历了3次石油危机,目前国际原油价格已经超过130美元/桶左右。考虑到石油资源的稀缺性,我们预计未来原油将很难大幅下跌。在这种情况下,煤化工产品成为高油价背景下市场的必然选择。
其次,发展煤化工符合我国国情和能源结构。我国原油储量只占全球的1.4%,属于缺油国家。由于资源禀赋的限制,我国国内石油的产量最多在2亿吨左右。而据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08年中国能源发展报告》预计,2007年-2010年石油需求年均增长率为4.5%,到2010年和2020年我国石油消费量将分别达到4.07亿吨和5.63亿吨。如果未来10至20年中没有大油田被发现,石油资源瓶颈将危及国内能源安全。而我国煤炭资源储量相对较多,2007年我国煤炭产量为25.23亿吨,按可直接利用的煤炭资源使用年限约为90-100年计算,通过调控煤炭的生产和进出口,我国煤炭资源基本可以满足能源生产和煤化工发展的需要。煤制甲醇、二甲醚、煤烯烃和煤制油在今后15年将是投资的重点。
某网站最近发布一篇专家分析认为,当石油价格上涨时,石油产业链的石化企业为了转嫁成本,往往会提升产品价格,从而使得煤化工产业链的产品成本与产品价格差有所扩大,提升煤化工企业的盈利空间。所以,油价突破100美元,就意味着以石油为产业链起点的产品成本迅速提升,这将为煤化工企业注入新的盈利动力。
12月7日,山西潞安煤基合成油有限公司一位副总经理介绍,油价上涨对煤制油企业来说是利好。比如,他们企业使用的原料是电厂不能用的劣质煤,即使油价带动煤价上涨,劣质煤也涨不了多少。目前国内柴油供应吃紧,他们用劣质煤生产的柴油也十分俏销。随着国际油价上涨带动炼油厂的柴油价格上涨,煤制油生产的柴油就能搭顺风车。产品涨而原料不涨,其经济效益自然可观。据了解,目前潞安公司用的原料煤价格为每吨300~400元,3吨多煤就可生产1吨柴油,而目前其所产的柴油每吨可卖7000多元。在这轮油价上涨进程中,一些地方加油站的柴油价格直逼每吨8000元大关。随着柴油涨价,他们企业的利润也在以百分之十几的幅度增加。不过这位副总介绍说,由于煤制油项目建设时投入巨大,他们所赚的利润很大部分要还贷款和抵扣设备折旧。油价上涨将缓解项目建设投资的巨大压力,也可以缩短投资回收周期。虽然高油价时期煤制油产业将显示成本优势,但同时要考虑项目投资巨大、生产中碳排放高的因素。因此他认为煤制油产业还是需要国家统筹规范发展,不能放开。
高油价时代引领新能源产业发展迅速
与金融危机之前相比,高油价的受益产业名单中增加了新能源产业。原油价格的走高将让人们不得不考虑能源危机的临近和经济型替代能源的重要性。不少证券公司发布分析报告认为,在全球经济复苏的预期下,油价持续走高,必将再次打开替代能源的发展空间。而同时,经济复苏之时,对于能源的需求也将令各方更加重视新能源,更加重视低碳经济相关产业的投资。因此,与光伏、风电、锂电池等相关的化工企业将有业绩提升的空间。
光伏产业:
预计2011年原油均价达到100美元。受美联储定量宽松的货币政策影响,我们预计明年国际原油均价将达到100美元左右,受此影响,全球光伏需求仍可看好。
2011年全球光伏需求增速预计为35%左右。2009年全球光伏组件销售量为7.3GW,同比增长15%,销售额为372亿美元,同比基本持平。2010年1季度全球光伏组件出货量为3.3GW,2010年2季度,全球光伏出货量为3.7GW,连续5个季度增长,销售额为71亿美元。估计2010年3季度全球组件出货量为4.3GW,全年出货量为14GW,增长90%左右。2011年全球光伏需求增长预计为35%左右,达到19GW左右。
锂电池:
据Frost&Sullivan预计,2013年—2015年,随着锂离子电池价格降低和基础行业的发展,电动汽车电池市场将迅猛发展。
从全球范围看,目前亚洲(主要是日本、韩国、中国)是电池化工材料的主要市场,其市场份额占到全球的80%以上。同时,欧美市场也在迅速发展,未来将成为电池化工材料的重要市场。油价起伏不定、城市化进程对能源需求的改变、政府对新能源的鼓励政策和电池技术的发展,都会促进电动汽车电池化工材料市场的发展。
风电:
油价高涨的冲击令可再生能源成为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新热点。2010年5月,全球第2大风电巨头西班牙歌美飒公司在天津设立的风力发电机生产基地正式投产,这将是歌美飒在海外仅次于美国的第2大生产基地,2008年前总投资额将达6000万欧元。跨国公司看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综上所述,煤化工、新能源产业在高油价时期将发起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