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今年欧美零售业提前进入节日销售旺季,许多商品销量显著提升。欧美消费者的“钱袋子”捂得没那么紧了,给我国出口企业带来直接利好。据义乌市圣诞用品行业协会统计,今年圣诞用品销量同比增长30%,远好于去年。
除圣诞用品外,电子产品如GPS、智能电话、电子书、游戏机、iPad和手机配件等成为欧美畅销的圣诞礼物。国内电子类产品出口企业的情况也好于往年。东莞友讯电子厂厂长龚志富5月还担心企业下半年没有生意做,但随后几个月订单高歌猛进,尤其是圣诞订单旺季的9月,工厂出口还创下历史新高。
不过,尽管订单状况表面光鲜,很多出口企业却苦不堪言。近期通胀猛然来袭,棉花、化纤等原材料价格波动剧烈,导致成本远远高出订单约定的价格,如果按照合同价格履行只能赔本。“赚了订单不赚钱”成为很多出口商的心腹之痛。
虽然10月底在广交会上,出口的圣诞产品报价上涨了15%左右,但很多出口企业表示,订单报价上升根本不足以弥补成本上升,出口利润不涨反而被压缩。
汇率波动也让出口企业不知所措。“好不容易赶工完成订单到了结汇时期,又赶上人民币升值,吃掉不少利润。”龚志富说,现在工厂的毛利率也就在2%-3%。
中国轻工工艺出口商会对45家轻工出口企业开展的问卷调查显示,自6月19日汇改重启以来,45家企业中有35家出现利润下降。如果未来人民币汇率升值1个百分点,45家企业中将有20家利润率下降3%以上。
广东海关人士认为,中国承接“圣诞订单”的企业大多是中小企业,甚至是家庭作坊,抗压性小、竞争力弱,议价能力不强,靠赚取低廉的加工费维持经营,当成本、订单或汇率出现波动时,不能有效化解风险,狭小的利润空间也就无法维持。
当然,也有一部分先知先觉的出口企业和贸易商另辟蹊径,通过改变经营渠道和提高生产率来降低成本和风险。
相关资讯 [ 关键词: 出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