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资讯 > 专家视角 > 正文

不一样的张朝阳

2010-12-03 11:14来源:中国周刊字号:小

  

张朝阳

  搜狐董事局主席兼CEO张朝阳(资料图)

·一·

  他身着藏青色的休闲衬衣。短头发,清瘦,比较温和,像学校里的研究生。大概是感冒了,思考间隙,鼻子里不时喷一喷气。和印象中那个张扬的肌肉男反差很大。回答问题比较认真,好几个问题,他低头沉默了几十秒,才慢慢说出答案。几十秒,在对话的栏目中,一般可以称之为冷场。

  采访完后,摄影记者要求拍照。他说,我今天不太有精神,算了吧。不过最终,他还是随着摄影记者走到楼道里,摆起Pose。

  没错,这个样子,我是出乎意料的,一点都不酷。我印象中的是他的另一张脸,好比他出现在电视的一档节目中,脖子上挂着银色的、粗粗的金属链子,反光面料的衣服,酷酷的表情,谈着时尚的话题。即便他身边坐满了明星,他也毫不输明星的气势。他年轻时是去面试过当模特,拍过广告的。

·二·

  我上次见他是在搜狐论坛上,就是在那天,他发表了关于市场竞争环境不公平的言论,引起轰动。

  那天开完会,他从楼道里经过。穿的是一件黑色的长呢大衣,神色冷峻。

  隔着五米之外,是王石。他们都在对着央视的镜头说话。一个严肃,一个温和。事后,我出于好奇,走到王石跟前,跟他说要约一个专访,他微笑着指指身边的女助理,哟,这事归她管,你得找她。我跟那女助理笑笑,他们走了,我也走了,说实话,我只是在借机观察王石的个性而已。我见过他在阿拉善会上剑拔弩张、语气强硬的样子。很好奇他此刻的温和语气。

  但是对于张朝阳,我压根儿没有跟他靠近的想法。因为他那绷紧的嘴角,微皱的眉头仿佛在声明“别理我,我烦着呢”。而且,他跟王石距离那么近,作为论坛的主人,也没有主动跟王石打个招呼。就这么个各自散了。

  我想起之前看到的资料,张朝阳说,“我是一个有距离的人,不会跟人特哥们。你看那些中国企业家,我从不跟他们扎堆。”

  或许,还真是。我和同事做过一期《中国式商圈》的封面报道,在分析中国那么多企业家的圈子时,确实没有发现张朝阳的影子。

·三·

  老张其实是个多面的人。你看到的不过是一面。事实上,你很难彻底读懂这个人,他自己就说过,“没人能真正了解我”。

  说起对张的印象,业内人士对我如此说来。

  搜狐从哪里来的?融资,风险投资。你当那些投资人是吃素的,老张那么好拉他们入伙吗?你看到的是他进的一面,没看到他退的一面。他是一个能进能退的人,能忍,能一步步达到自己的想法。跟你举个例子,他说,有个互联网巨头曾经和风投派来的台湾职业经理人大打出手,还是在办公室里呢。但是老张从没有,但是你看到,他一个个把那些绊脚石给干掉了。那段时间,他的焦虑和煎熬,他自己也承认。

  不过这样的老张,只能是在知情人的眼睛里。我看到的不是啊。

  我需要一个例子,说明他把搜狗分拆出去面临的困难和阻力。张朝阳回避了我的问题,说:“那些刺激惊心动魄的故事当然多了,但是不能说啊,是正在延续的事情。以后等到互联网100年时,也许再回忆为好。”

  我不死心,那就换个说法,比如你2008年接受采访说,已经进入高纯度无焦虑状态了,你分拆搜狗的这段时间焦虑吗?

  老张说他2004年之后就不煎熬了,不焦虑了。我问他为什么?他说,这个媒体报道得很多了。

  一点不留情面,也不打算回答我。

  想起一个记者来,那次他问张朝阳,搜狗现在的广告收入占搜狐的多少?张的回答是,你自己去查年报。

  这样的张朝阳是不是活得太直了,太真实了,太无所顾忌了。我想起看到的一句话,他自信得“连生物钟都自我改变了”。

  以前曾有记者采访他,“闲时打高尔夫,没事儿就去泡泡妞”,说的就是像你这样的黄金单身汉,你认同吗?他说,不认同,人世间那些价值观,“对我来说不构成任何意义”。

  我们聊得时间有些长了,他开始一边回答问题一边活动颈椎,想来对健康很看重。

  有人问,丁磊同志晚上12点后还在网上体验产品呢,你会这么勤劳吗?

  “那我肯定不会半夜还在网上。我要那样我颈椎完了。我特别注意身体。我想我能活到150岁。”他一笑。

·四·

  不好意思,听到150岁,我想起了李一道长。

  曾经有人以李一为原型,问,世界上是不是有神仙?

  即使真的活到150岁,张先生也成不了神仙,因为他不能保持出世。他是搜狐的品牌驱动力,是搜狐的灵魂,是现代商业精神中的一分子。

  张朝阳说自己现在的状态是出世和入世结合得特好,该出世时出世,什么都不想。入世时,企业的战略规划、产品、文化什么都抓。他习惯开会时拿个本子,上面记录着他要说的几点,也就是要解决的几点问题。喏,他抬起来给大家看。

  现在他就是用聊天的形式,解决记录在本子上的事情。

  当前,在他本子上排序,最重要的恐怕就是搜狗。

  搜索对他而言,是有点理想主义的色彩。从搜狐公司成立就开始做搜索引擎,后来,资本压力太大,就把精力投入了门户而使得搜索团队人也散了,份额也说不出口。眼看着百度成为中国搜索市场上的老大。

  这次,他说,要赌一把。

  当然,想做搜索引擎的互联网公司太多。有人愿意跟他承担风险,分享收获。张朝阳跟360谈了很久,不想,半路杀出个马云。马云找到搜狐搜索的负责人王小川。王小川跟张说了这个事,劝张跟马见一面。

  于是,在北京银泰中心,几个人坐下来聊天。张见到马的第一句话是,谈合作就免了,我们跟360已经谈得差不多了。但是被马一通陈词,回家后,他想了又想,改变了主意。

  一个半月后,张朝阳和马云的合作就对外宣布了。

·五·

  这边,张朝阳在招兵买马,大战搜索。但是另一边,很多高管从搜狐离开。我问他,发现很多视频网站的创始者都来自搜狐。比如百度奇艺的龚宇、酷六的李善友、优酷的古永锵。这是为什么呢?

  张说,这是搜狐股权激励比较好,高层有钱去创业。另外,互联网公司人员流动也很平常。他停了停,说,有的人自己走的,有的人不是。但是对外都说是离职。

  他说互联网公司竞争到最后是组织的胜利。你当Google只是一个创新公司?不是,那是组织的优势。这是后来,他才明白的道理。说到底,是选对的人。

  我说,那你之前说,搜狐走了很多弯路,犯过一些错误,按照你刚才提到的,能否归结到是犯了人的错误?

  他低头,沉默,好一会儿,说,你可以这么理解。

  要么不说话,要么就说真话。张这样说自己,还真是。

  采访中,有人叫他查尔斯,搜狐内部也有人这么叫他。我总觉得怪怪的,李开复在公司就叫做开复,百度就叫李彦宏Robin,要么叫英文,要么叫中文,叫一个英文翻译过来的中文名字,这是为什么呢?

·六·

  其实,我们私底下大多叫他老张。一个搜狐的员工对我笑着说。

  这个员工,跟张朝阳一样曾留学海外。他说,互联网公司平等开放是共性。但是,中国公司和外国公司老板还是不一样的。在谷歌,一个普通工程师可以敲开李开复的门,告诉他自己有一个创意。但在搜狐,普通工程师敲开高管的门,这是不可能的。“归根到底,这是中西文化的不同。”他耸耸肩膀,但是语气中没有任何抱怨,“毕竟是中国公司嘛。”

  有一天,他和同事在公司旁的餐厅里聊天,看见一个人推门而入,一身绿色风衣。对,是老张。他们几个同事还互相逗乐,谁去跟独自就餐的老张打个招呼,让他一起来吃饭?最终,他们谁也没去。

  还有一次,他在电梯里看见张朝阳,端着杯咖啡。可是进去和出来的员工,谁也没有主动跟他Say Hello,“除了张本身的个性不是特别容易亲近,普通员工和老板的差距还是蛮大的。”

  张的权威在搜狐淋漓尽致。我问他们的人,老张的演讲是别人代写的吗?答,肯定不是,因为搜狐公司还没有人敢揣度老张的心意。张朝阳在搜狐一出现,他的办公室前,会议室前,会竖起牌子,安静……

  他已经成为搜狐的灵魂和图腾,搜狐是有鲜明张朝阳特色的搜狐。

  有个业内人士给我讲他从搜狐听来的事。以前搜狐流量一下来,老张就出去露脸,结果,网站流量还真上升了。屡试不爽。只是这几年,特别是2006年后,他就不怎么露脸了。因为搜狐发展相对平稳。我印象深刻的那张夸张的照片,赤膊上阵的那个,就是2004年拍的。

  他们公司人说,今年他的采访明显多起来了。这和张朝阳以及搜狐的新变化有关。

  总有人问他对现在搜狐和互联网格局的看法。他的嘴角绷得紧紧的,眼光盯着桌面,你不知道他眼睛里到底流露出来什么样的目光。但是语气,平静,甚至是悠长。

  “你们不要以为这就完了,还有第二幕。

·七·

  我一口气问了他一串问题:现在大家都说信仰危机,王石2009年写了一篇博客《商业文明和教堂》,他分析西方企业家是靠新教伦理主义来支撑他们的发展,他也有他的困惑,他不知道中国企业家的精神源泉支撑力来自哪里。您有没有这样的疑惑或者思考?再发展下去的内生动力到底来自哪里?是什么支撑你发展?

  他说,现在来谈企业家的理想不太好谈,首先我们是第一代企业家,而美国是一个两百年的政体,企业已经是好多代的传承。

  美国的企业家在小学和教堂里面接受的教育和后来走向社会所看到的事情是比较一致的,整个社会变化也没有那么快。硅谷创新很快,但是整个社会的伦理形态是比较稳定持久的。在这种情况下,美国的企业家非常有理想主义,有精神家园。

  而中国企业家不是这样的,第一是因为是第一代,第一代企业家成长非常复杂和曲折,我们从小还是在“文革”的阴影下,后来各显神通,在改革开放的过程当中寻找自己的机会。每个人靠理想主义和正直的精神不一定能做成什么事。就像我们走正版道路碰到那么多阻力。

  那你觉得你是正直的企业家吗?

  我是温和善良的。如果在尊重和获得巨大的成功之间要做一个选择,我选择尊重。在美国,获得尊重和成功是一致的。但是在中国可能不是这样。有人成功但不值得尊重。

  会不会觉得自己有点像约翰·克里斯多夫?

  哈哈,你研究我的历史啦,有点这个意思。我有点理想主义精神,那是久远的,几乎从我少年时期发端,但是现在还能看到那个痕迹。 (作者:余芳倩)

(责任编辑:林音)
推荐阅读
谋思资讯有部分内容或图片来源于互联网,内容和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问题敬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


关于谋思网联系我们帮助中心服务条款隐私声明法律声明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0-2024 imos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