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历史,技术、政策、资金三条主线贯穿A股足迹;展望未来,我们顺着上述三条脉络向后延伸,向上与成长两大关键词将勾勒美好蓝图。
首先,从技术上看,1990年至1999年,A股以1000点为价值中枢,而1500点则成为此十年间的大顶。而在1999年至2005年,通过一轮牛熊转换确认了1000点的大底,新的价值中枢上升至1500点。在随后的2005年至2008年剧烈波动中,又确认了1500点的底部。而2009年以来的后金融危机时代,可以看成新的价值中枢确认阶段,虽然这个过程仍在进行,但从长期来看,价值中枢不断上移将是大势所趋。此外,如果我们从波浪理论的角度观察,可以将1990年至2007年理解为上升五浪,即1990年至1993年1559点高点为上升第一大浪,至1996年513点低点为第二调整浪,到2001年2245点高点为第三上升浪,再到2005年998点低点为第四调整浪,最后到2007年6124点高点完成上升第五大浪。当然,2007年之后的调整同样可以用ABC浪来解释,只不过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还需要时间来验证。
其次,中国股市“新兴加转轨”的特征决定了政策市的存在,但二十年间政策对于市场的调控方式却在不断地变化。从政策扶持阶段的纯行政性干预,到政策倒逼阶段注重制度化建设,再到准市场化阶段制度化建设趋于完善、并逐渐转向市场化调控方式,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政策主线的演变过程,即从行政性干预到市场化调控。当然,这种转变过程有一定的必然性,而且也预示着未来政策主线的发展方向:一方面,随着股改的启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股票实现了全流通,股价以及股指的运行趋势也越来越贴近于上市公司基本面以及宏观经济的运行趋势,这就要求政策调控从直接针对股市转向通过作用宏观经济而间接作用于股市;另一方面,随着中国加入WTO,以及在资本项目上逐渐放开和人民币国际化的大趋势下,国际因素对于中国经济乃至中国资本市场的影响日渐增强,而且中国因素也已开始影响世界,因此,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经济与资本市场与国际接轨的同时也要求我们的政策调控方式与国际接轨。
最后,在资金市的主线上,根据历史经验,无论是从经济流动性、货币流动性、市场流动性三个层次上观察,还是从货币缺口的角度去解析,流动性状况归根结底是对于宏观经济的反映。因此,只要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势头不改,只要人民币长期升值的趋势不变,那么,充裕的流动性就将支撑中国股市长期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