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由国家发改委培训中心、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联合主办的国际贸易标准化推广应用项目25日在北京正式启动。据国家发改委培训中心主任杜平介绍,此举旨在全面促进国际贸易标准化推广与应用,提高我国国际贸易效率与竞争力。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院长王忠敏在当日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由于我国出口企业对国际贸易标准缺乏了解,单证、标签等不符合国际标准造成的滞关、压仓、退货等事件,对我国出口贸易每年造成损失高达上千亿美元。
根据联合国贸发会和世界贸易组织的测算,国际贸易单证的费用平均占到国际贸易额的8%。如果实现贸易单证标准化将会节省50%的单证费用,同时还能挽回国际贸易中因不符合国际标准(惯例)造成的各种损失。由于对国际贸易简化和标准化重视不够,相关工作中断达十年之久,再加上我国相关机构和出口企业普遍对单证国际标准缺乏全面系统的了解,直接导致了我国国际贸易中的出口损失一直居高不下。
“一单国际贸易通常涉及生产、订购、银行、保险、运输等45个机构,出具各类单证近360份。技术壁垒已成为阻碍国际贸易的最大障碍,而技术壁垒的表现形式通常就是标准。”长期从事国际贸易标准化研究推广工作的专家孟朱明表示,如果按2010年我国国际贸易总量2.9万亿美元计算,我国在国际贸易单证上的支出将超过2300亿美元。
据了解,我国标准化机构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开始追踪国际贸易标准化动态,并研制了我国第一个国际贸易单证标准。此后,我国标准化机构还陆续完成了包括数据标准、单证格式标准、EDI标准已经电子商务标准等在内的国家标准。1999年我国还设立了电子业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这些标准构成了我国国际贸易单证标准体系,为我国消除通关环节壁垒、提高国际贸易的效率与竞争力奠定了基础。”孟朱明说,我国之所以出现国际贸易标准化推广应用滞后的现状,除标准本身比较复杂、国内相关机构和进出口企业缺乏系统全面认识外,国际贸易标准化教育上的缺失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据介绍,此次国际贸易程序简化与标准化培训项目的启动,将改变目前我国国际贸易标准化培训领域的空白。杜平表示,该项目将面向我国对外贸易的各个政府机构、从事国际贸易的生产经营机构以及大专院校的师生。
“通过培训,使各级领导充分认识到我国国际贸易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性和急迫性,同时进一步促进相关部门对国际贸易标准化的应用,并在实践中真正获益。”杜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