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资讯 > 生活服务 > 正文

公民网络表达已成议程模式 上诉变上网

2010-11-23 09:39来源:新闻晨报字号:小

  经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批准,上海发展战略研究所谢耘耕工作室正式成立。11月22日下午,上海发展战略研究所谢耘耕工作室、上海交大人文艺术研究院舆情研究实验室在沪联合主办“中国公民的网络表达与公共管理分析研讨会暨谢耘耕工作室揭牌仪式”。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马德秀、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周振华、上海交大人文艺术研究院院长刘康教授等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上海交大副校长郑成良教授主持,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金海宣读了“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设立上海发展战略研究所谢耘耕工作室的通知”,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马德秀、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周振华共同为谢耘耕工作室揭牌并做重要讲话。马德秀说,转型期的中国,社会矛盾进一步扩大,危机事件频频爆发,给我国各级政府公共管理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这种局面随着新媒体的出现和不断发展,变得日益严峻。新媒体环境下,如何进行有效的危机管理和舆论引导,成为一个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上海发展战略研究所谢耘耕工作室成立后,将通过致力于新媒体与社会、危机管理的深入研究,为政府公共管理提供决策咨询和服务,成为党和政府应对新媒体尤其是危机事件的“思想库”、“信息库”、“人才库”。

  随后,上海发展战略研究所谢耘耕工作室发布了《2010年中国公民的网络表达与公共管理分析研究报告》。报告指出,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中国媒介生态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变迁,网络信息技术改变了过去单一的信息传播渠道,形成了多中心、开放式、交互性的信息传播渠道,互联网成为中国公民表达诉求、抒发己见、监督权利、建言献策的重要途径,并形成巨大的网上舆论压力,达到任何部门、机构甚至公众人物无法忽视的地步。目前国内一些公共事件解决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种新的“议程设置”模式,即网络(BBS、微博、博客或手机等)提出议题——传统媒体关注——全社会参与——政府行为的模式。

  报告从网络维权、网络监督、其他类型社会重大公共事件中的网络表达几个方面论述了网络环境下的公民表达问题。报告提出,当今公民的维权渠道已经从“上诉”、“上访”发展到“上网”,微博作用进一步凸显;维权主体已经从公民个人发展到公众群体;网络维权方式上,公民经常使用两张牌——悲情牌与极端牌,来引发舆论关注;网络维权格局中,网络意见领袖、第三方力量正在兴起,对网络舆论的推动作用明显。公民对政府的网络监督正呈现出一些新特点:官员(家属)不当言行成为网络监督的焦点;网络监督的重点向县级及以下政府和官员转移;网络监督议题多变,政府舆论引导难度增加。网民参与其他类型社会公共事件的范围广泛,其中重大国际社会公共事件中的网络表达一个明显的特点,即爱国主义情感的宣泄在此类事件的网络表达中占据主旋律。

  报告重点阐述了公民的网络表达对公共管理的重要影响。报告提出,随着公民网络表达的勃兴,我国以政府为绝对主导的公共决策过程,逐渐转变为政府主导、民众参与的协商决策模式;网络表达推动公共舆论的聚焦和升温,影响公共管理的“政策议程”;网络表达促进政府公共决策方式逐步转变为渐进式的科学的决策方式;网络表达有助于改善我国公共政策评估过程中信息不对称的状况,推进公共政策评估主体的多元化,促进公共政策评估的客观、公正、科学;网络表达影响立法,推动法律法规的修订。

  尽管网络民意作用巨大,但报告也指出,网络民意不能等同于民意,网民存在结构失衡的问题导致网络民意或有偏差,网民非理性、群体极化现象使网络民意存在“窄化”现象,“网络推手”的盛行在某种程度上混淆了公共舆论和网络表达的视听;从网络民意的效果来看,网络民意的负面效果令人对其“民意”的表征性堪忧。报告最后对公共管理如何面对网络表达提出如下建议:转变公共管理观念,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完善公共利益表达机制,畅通表达渠道;完善公共管理的信息传播机制;加强网络管理,倡导网络自律。

  最后,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处长吴苏贵、信息处处长张义春、上海发展战略研究所所长助理毕宏菁,上海交大文科建设处处长蒋宏、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院长刘康等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中国公民的网络表达与公共管理问题展开了广泛的研讨。

(责任编辑:羽篪)
推荐阅读
谋思资讯有部分内容或图片来源于互联网,内容和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问题敬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


关于谋思网联系我们帮助中心服务条款隐私声明法律声明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0-2024 imos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