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资讯 > IT通信 > 正文

物联网市场方兴未艾 机遇与挑战并存

2010-10-21 14:35来源:第一财经日报字号:小

  如果说2009年的中国通信展上,行业人士还是言必称3G,那么今年,物联网显然成为一个最受关注的焦点。

  “现在的物联网正处于规模发展的前夜,要实现规模发展,仍面临一系列的瓶颈。”10月12日,2010中国国际通信展ICT论坛间隙,中兴通讯物联网总工程师叶云接受记者专访时指出,物联网的第一波热潮正在渐渐退去,下一步怎么走还不是非常清晰。

  上海贝尔战略部应用技术战略总监任红菊制作的一张曲线图就显示,在2010年之后,物联网的市场关注度达到一个高峰之后就会有一个理性回归,接下来5年,将是对行业和各个企业都非常重要的时期,2015年之后,物联网发展会进入成熟应用期。

碎片化的市场

  “无论说得多么好听,物联网最关键的还是要能赚钱,否则一切都是空谈。”江苏省通信管理局局长苏少林对本报表示。

  但是,现阶段的物联网距离“赚钱”显然还有不小的距离。“尽管物联网一夜之间红遍大江南北,各地政府也纷纷上马,但这个市场是非常碎片化的,规模化商业模式远不够成熟。” 中国电信上海研究院院长李安民表示。

  物联网主要分为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三个层面,叶云认为,目前中国最缺乏的是第一个层面,也就是感知层的产品和技术,是信息的抓取和聚合。“IBM的‘智慧地球’强调的是对后端数据的挖掘和处理,这对中国目前的物联网发展是一个误导,中国显然还没到那个阶段。”他认为。

  任红菊曾经对物联网感知层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感器做过一个调研,中国目前正在使用的传感器达2800多种,每种传感器都有不同的标准、协议、接口和通信模块。

  更重要的是,中国目前使用的传感器大部分来自国外,一个传感器的价格从几万美元到几十美元不等,这样的传感器无论是技术成熟度还是成本,都只适合做一些小规模的示范工程,居高不下的成本就会让大规模推广望而却步。

  如果连物联网第一个层面的问题都解决不了,所谓的规划化发展以及可行的商业模式都只能是空中楼阁,纸上谈兵。

  标准化是影响物联网发展的另一个瓶颈。虽然各行各业以及各种标准化组织已经开始做各种标准化的研究,但“无论是从概念的澄清,定义,包括体系结构,以及接口等,标准化的进程是远远不够的。”任红菊认为。

  “哪怕从国际范围的物联网来看,物联网的规划制定都处于相对滞后的局面。”叶云指出,甚至某些行业自己在做的标准化,反而成为行业准入的壁垒,提高了进入门槛,比如公交行业。

  标准化不完善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整体成本难以降低,产品和系统之间的兼容性变差,物联网的发展难以实现规模化。

到底有多大的机会?

  到现在为止,谁都不会否认物联网意味着巨大的商机。无论是运营商还是设备商都开始积极布局。

  “从现在来说,简单的人与人之间的通信增长相对放缓,甚至趋于饱和,提供行业综合性服务的物联网应用,使行业运营商提供端到端的服务,跟用户联系更紧密,最终占据更多物联网应用的市场。”中国联通系统集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叶玫指出。

  三大运营商均已展开了布局。中国移动今年8月专门在无锡成立了物联网研究院,中国电信也成立了中国电信物联网应用和推广中心。

  叶云指出,无论是运营商还是设备商都不可能价值链通吃。他曾经参加过一个物联网会议,总共有几百家企业开会,拿出的方案也是几百个,但基本上非常类似,方案内容很浅。

  实际上,如果说今年上半年的物联网还主要停留在概念阶段,进入今年下半年,几乎每个运营商和设备商都找到了小范围的示范案例,开始了初步尝试。

  “从长期来看,物联网肯定是个机会,但从近期来看,究竟对我们企业产生多大的影响,还需要进一步评估。”叶云表示。

  企业也在积极探索。中兴也有自己的企业网营销中心,针对政企客户提供业务和产品,但是现在已经成立了专门的物联网方案营销部,涉及物联网研发的人员有2000多人。

  对于设备商来说,中国3G市场的格局已经基本定型,不过外资设备商所占的份额已经比2G时代大幅度下降,物联网等相关概念也成为他们觊觎的增长机会。

  不过,在迎来美好前景之前,过程并不轻松。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研究项目总监马华兴就指出,物联网的发展会经历很多阶段,特别是从初步的运营接入和小范围试点到之后的运营融合、技术创新、服务创新中间会有一道坎,现在的挑战就是要先把这道坎跨过去。

(责任编辑:羽篪)
推荐阅读
谋思资讯有部分内容或图片来源于互联网,内容和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问题敬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


关于谋思网联系我们帮助中心服务条款隐私声明法律声明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0-2024 imos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