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的9月17日,第1次至第4次创业板发审会召开,审核7家“最具成长性”的创业板企业的发行申请,而根据“最近两年连续盈利,两年累计净利润不少于1000万元,且持续增长;或最近一年盈利,且净利润不少于500万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少于5000万元,最近两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均不低于30%”的审核条件,市场没有怀疑这些企业的成长性,高市盈率发行和大幅超募的现象正是对此最好的注释。
不过,一年之后,创业板企业头上的“高成长性”光环却黯然失色,截至8月底,所有已公布半年报的A股上市公司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同比增长56.9%,中小板增长46.8%,而一直被认为成长性最高的创业板仅交出了净利润同比增长25.8%的“尴尬”答卷。退潮之后方知谁在裸泳,在100多家创业板企业中,竟有20余家企业的中期净利润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7月份才上市的国联水产竟然中期亏损1336.15万元,宝德股份、华平股份、南都电源等3家企业的净利润同比降幅超过50%,分别达到82.07%、76.60%和69.48%,除了这三家企业之外,还有10家企业净利润的同比降幅超过20%。
创业板企业业绩出现问题并不是新鲜事,毕竟在任何一份创业板股票上市的招股说明书中,都会明确地写有“创业板公司具有业绩不稳定、经营风险高、退市风险大等特点,投资者面临较大的市场风险,应充分了解创业板市场的投资风险及本公司所披露的风险因素,审慎作出投资决定”这样一段风险提示。但是,单个企业或行业所面临的风险显然不足以解释,为何整个创业板都无法表现出高成长性。
业内人士表示,募投项目进展的不符合预期,募集资金有效使用率低可能是创业板企业业绩变脸的一个重要原因。以一年来净利润下滑幅度最大的宝德股份为例,其募集总金额高达2.65亿元,但其业绩报显示,其累计投入募集资金总额仅为766.99万元,募集资金有效投入比重仅为2.89%。而更关键的是,根据其在招股书中的说明,募集资金将全部投入到“石油钻采一体化电控设备生产基地”的建设项目中,用于“海洋深水钻机绞车智能控制系统生产”、“石油钻采钻机一体化控制系统生产”以及“嵌入式一体化采油管理控制系统生产”三个产品的生产,而这个项目预计需要资金1.6亿元,接近已投入资金的21倍。根据半年报显示,在首批28家创业板企业中,有12家企业的募集资金所投项目未达到预期的效益或者不符合原定进度。
相关资讯 [ 关键词: 创业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