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平常购买的每一件物品上都可以找到“X X制造”的字样,但是“X X制造”究竟意味着什么?在中国的语境中,“中国制造”已经有了30余年的变迁史,30年前,“中国制造”代表着廉价、实用的元素,但同时也意味着质量低下、缺乏设计、较少关注客户利益。发展到30年后的今天,“中国制造”则通常意味着良好的质量、国际化的分销与多层次的价格。但它们的设计、分销渠道与客户却多属于某个外国品牌。那么接下来的“中国制造”会何去何从?目前还不得而知。
50 年前,“日本制造”也意味着相对落后的产品、缺少国际化的设计与可靠的质量。但在极短的时间内,日本公司却得以在设计上获得认可,产品的精巧性与世界级的质量都为日本品牌增光添彩。创新毫无疑问成为“日本制造”的要素,在产品设计与成本优势上都走在前面。然而,即便成功如日本公司,除了少数个例,他们还没有像人们在几十年前期望的那样成为全球领袖。
从另一方面讲,在美国语境下,“美国制造”已经逐渐被“中国制造”所代替,当然,还有很重要的一点需要补充。把任何一个iPod或者iPhone翻转到背面,都可以看到“美国创造、中国制造”这样的字样。这其中的巨大差异不言而喻。
对我们而言,可喜的是,中国已经走过了相当成功的道路,目前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个了不起的崛起,不过用了几十年的时间,从在世界舞台上的缺席到如今成为全球领袖。谁曾想象得到?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取得如此惊人的成功,中国有充分的理由为此欢呼雀跃。
但是,未来怎样演绎还不能确定。除非中国开始创新——真正的创新,否则这种崛起的终结便近在眼前,中国会作为世界各国的制造工厂而停滞不前。
这其中的原因也恰恰是中国在此之前取得成功的关键。在过去的30年里,中国之所以能够重登世界经济舞台,依靠的正是廉价的劳动力与更低的成本。毫无疑问,中国有着十分庞大的国内市场,但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真正优势仍在于低工资的生产劳动,中国的增长并非源自创新!中国还没有创造出富于想象力的新服务!曾经有中国企业创造出可与柯达数码相机、波音747客机、飞利浦CD机和索尼随身听等相提并论的产品吗?中国曾经出现过像丰田汽车生产体系或者宜家设计理念那样的重要管理创新吗?中国有像亚马逊和facebook那样新颖的网络创意吗?所有这些问题的答案都是否定的。中国所关注的只是集中优势力量使已有的产品更便宜,虽然中国的这一优势并没有削弱,但也恰恰预言了,在未来这里只会继续生产制造活动,而不是转向价值链的上游!迄今为止,中国的成功,一直缺乏硅谷特色的创业追求。这决不应该!
然而,令人费解的是,如今我们可以在中国发现无数的创新事物。今天的中国,从艺术、时尚到雕塑、音乐、建筑、电影,中国到处都充满了创新。但是,仔细研究,就会发现这些都是个人的创新,而不是组织的创新。像eBay、亚马逊、苹果这些公司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他们都是组织创新的典范。像iPod、iPhone、iPad这样的产品体验,eBay这样的社区用户,亚马逊这样的服务型导向界面,都不可能是由个人设计出来的,都需要一个团队,以及多样化的人才队伍才能完成。实际上,近期几乎所有的重大创新都是团队力量的结果,由年轻人组成的多样化人才团队打败历史悠久的全国冠军。但是我在中国并没有看到这种力量的规模、频率和狂热。
中国经济的潜力无可否认。每年中国出现的新的工程师和科学家的数量都超过世界其它地区。英国最近一项名为“中国,下一个科学超级大国”的研究显示:
“通常被淹没在海量的统计数据中的是,中国的研发投资与工程学毕业生数字使人感觉到,新生的变革力量正在蓄势待发。中国的科学与创新的潜力正在向新的令人惊讶的方向行进,我们不能确定这会引发什么结果,但是在一个长期抑制了创新冲动的体系内,在创新上如此大规模的持续投资,可能会在接下来的五到十五年内在科学前沿取得非凡的成就。”
为了使这条史无前例的中国创新之路得以行进——中国需要用创新思维建设一个专业管理的社会:多元化的力量推动新想法的产生,组织甘愿承担风险释放才能——这些对任何人来说都不是能够轻易做到的。中国需要的是一个在商业上共享的视角:
全球化基因
乍看之下,这似乎有些太显而易见,甚至显得有些过时。然而,这关乎建立真正的全球组织。日本商业曾经在上世纪80年代做过这种尝试,但还是失败了。这不是一项简单的任务。这远远超出了从不同国家选购原料和分销产品的范畴,全球化还包括从全球范围招募人才(既包括潜力型技术人才也包括高层管理人员),与“陌生人”共同分担责任,并且相信他们能够为建立新一代公司做出贡献。一个组织的DN A带有明确的国家起源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包括中国在内的“金砖四国”是一个例外。中国冠军保留了明显的中国特质,也许这一点正是他们在创新上的劣势。
风险制造者
圣经里有一句话:“温良的人将继承乐土。”这是流传了千百年的忠告。但是,我认为,在今天这个飞速发展的世界,温良者却有被世界抛弃的危险。令人印象深刻的团队和公司通常是雄心勃勃的,他们通常是提高赌注,而不是降低。与人们惯常的规避风险不同,伟大的组织通常会拓展他们的业务范围,这实际上是在制造风险,而不仅仅是被动承担风险。风险制造正是创新的核心。
容忍多样化
伟大的创新团队因为容纳了更多的差异,便有更多不同的头脑在寻找伟大的创意,从而得以找到更多对他们有利的机会。这意味着接受真正的多样性——种族、性别、职业、行业等等。我担心中国因为在多样化上做得不够而在世界市场上没有可持续的优势。我知道在中国人内部也有很大的差异性,但是上海在多样化上比得上纽约吗?或者米兰、伦敦,甚至香港呢?
从错误中寻找答案
得到了一个正确的答案,在一个日益复杂的世界里, 是一种幻觉。不再有任何“真正”的正确答案。相反,我们需要一种新的决策方式,始于领导者的基于假设的尝试。他们必须学会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并且通过作出迅速而准确的反应进行修正。硅谷的IDEO设计公司的那句名言:“失败往往比成功来得更快。”这将成为21世纪的决策魔咒。
以知识为核心
这不是“知识就是力量”这样简单的范畴。我们需要的组织在将产品推向市场的时候应该把知识放在核心的位置。然而,我们在中国还没有看到这样的工业革命。实际上,很少有人认识到“知道什么”比“制造什么”或者“怎样制造”更重要。但这代表着从劳动和资本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的真正转变。这种转变的能力是未来的工业化赢家的必要特征。
创新型领导人
一直以来,竞争的成功都取决于对人才的激励。在这一点上,组织中的领导者角色至关重要,需要通过包容、尊重和授权来激励他们身边的人。我认为,自信是激励型领导者的最大特点。释放才能的最好方式便是有自信在确定方向后允许他人来决定如何实现愿景。但是扪心自问,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其它地方,这样的领导常见吗?中国想要将“中国制造”重新诠释为“中国创造”,取决于它是否有能力创造出具有以上特征的创新型领导人。
成功的创新需要强有力的领导,以及受过高等教育的、有雄心有智慧的人才,他们必须有足够独立与自信去推动他们的理念,同时在项目的管理与推进上富有创业精神。中国有很多这样的人才,但是现在太多的组织却在阻碍这些人才施展他们的才能。
在今天这种日新月异复杂异常的商业环境下,快速有效的创新是实现利润与成长的关键所在。我们需要努力改变商业领袖在创新与技术战略上的思维方式。接下来的十年中,全世界都会关注中国的企业领袖如何重新诠释:“中国制造”究竟意味着什么?(作者:比尔·费舍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