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婴童产业市场规模巨大,每年达到4000亿元人民币左右,而本土企业只占30%左右的市场份额,由于大头娃娃、三聚氰胺、性早熟奶粉等事件的曝光让国内消费者对国外婴童产品崇拜成风,国内婴童产品生产企业的增长开始遇阻。
品牌策划专业人士李光斗(博客)日前在上海举行的“2010中国高端婴童产业全球峰会”上表示,中国每年新生儿大概是2000万,以每年每人消费2万元来算,市场规模达4000亿元人民币,未来可能达到1万亿元人民币。
IDG技术创业投资基金合伙人章苏阳认为,婴童产业市场空间大,增长速度较快,行业集中度低,对于投资者来说可能是新的开拓点,它所具有的投资价值很可能使其成为VC的下一个金矿。在过去几年,国内婴童产业得到国内外知名创投基金、股权投资基金高度关注,包括北极光创投、经纬创投、德同资本、智基创投等投资机构,并产生不少投资案例,涉及婴幼儿食品、童车、童装、电子商务、连锁机构、早教机构、学前教育等多个子行业。
虽然前景诱人,但国内婴童产业也是危机重重。I-BABY董事长王耀民表示,目前国内婴童行业的市场准入较低,相关的国家标准体系尚待完善,同时还缺乏一个权威的行业协会在必要时对婴童行业进行有力的监督和约束,例如童床、童车,由于缺乏国家标准的规范,中国市场上流通的国内品牌很多都无法达到欧美国家的标准。他说:“国际婴童品牌不断蚕食中国的婴童品牌市场份额,本土品牌在国内市场居然占不到30%。”
杭州市婴童协会新闻发言人张玮认为,由于人种、基因、膳食结构的不同,中国婴童与国外婴童存在较大的差异,对营养物质的需求也有很大不同,国外大品牌并不能满足中国儿童成长的特殊需求,国内品牌的针对性和民族性是品牌崛起的一张王牌。
李光斗建议,中国婴童产品生产企业应该着力于渠道下沉和品牌上升,婴童品牌不要把眼光局限于一、二线城市,三、四线城市和各乡镇市场也很广大,都应推广自己的品牌,发现消费诉求,可以采用“大城开小店,小城开大店”的模式,借助多种手段来提升自己的品牌形象;另外品牌营销要注重理念、情感的传递,从产品设计、掌握终端、创新渠道、保姆式服务、服务增值等方面全面提高质量。(本文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胡军华 曾华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