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外经济发达国家,以银行为基础,证券、保险等有机的金融生态链的形成开始于90年代。那时,银行业有两种发展趋势,一种是越来越集中于某一细分领域的专业化发展;另一种是银行间并购与重组的大规模展开。比如从1990年代开始,在美国,摩根大通银行接连进行并购,到2000年已经成为由13家银行组成的综合性大银行,竞争能力明显提升。在这两种趋势的推动下,定位鲜明、差异化发展的银行不断出现,他们在不同业务、不同地域、不同客户群之间演化出了纷繁复杂的银行间新的竞争与合作关系,从而构成了完整的金融服务生态链。就以银行来说,在全球的金融生态链中,我们可以看到几类不同类型的银行,比如产品银行、渠道银行和综合银行等等。这些不同类型的银行,各有优势又相互协作,产品银行为渠道银行提供产品,渠道银行为综合银行提供某些客户服务,综合银行可以内包很多银行的IT、甚至业务系统,同时再将一些IT运营外包,这种深度的链状绞合式的竞争与合作盘根错节,使得全球金融业越来越成为一个复杂的综合体。推广到证券行业、保险行业,这种“殊业专攻”业态分布形式也将会发生,有的企业侧重产品,有的企业侧重渠道,也有一些朝大而全的方向发展。目前来说,国内的金融企业大致包括国有大型金融企业、新兴股份制企业、地区金融机构以及政策性金融机构等等。未来,在金融生态链的驱动下,中国的各大金融机构应该出现不同的发展方向和模式,我国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和一些政策性金融机构很可能将成为中国乃至全球金融生态链中最活跃而重要的组成部分。
金融企业的信息化有四个层次,渠道层、整合层、业务层和管理层。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因此,渠道特别是传统渠道一直是我国本土金融业的重要优势。此外,核心业务层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也积累了很好的应用和丰富的建设经验。这些都是国内金融业信息化的优势。但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监管政策的完善以及入世后金融市场开放的迫近,对中国金融业的管理、能力与服务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球金融生态链更要求企业有很强的客户服务能力和管理能力,而客户服务能力和管理能力,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企业的信息化,所以,国内的金融信息化需要进一步强化客户服务系统和管理系统的建设。
我国金融标准化工作近年来得到不断发展与完善,现已基本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标准化体系。1992年我国金融业成立了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1996年人民银行与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就加强双方在报文信息格式方面的合作签署了协议。1999年建成了全国的金融认证中心,截止到2008年年底,共制定发布32项金融国家标准和58项金融行业标准。同时,金融业的国际标准采标工作取得了很大工作,修订计划发布了26项涉及金融业务的报文、信息安全、金融交易卡等领域的国际标准。“十二五”期间金融工作将加大金融标准化的工作力度,谁掌握了行业标准,谁就能掌握先机。标准化已成为国际市场竞争的重要工具,标准是否坚定已经成为决定胜负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金融业正逐步进入国际竞争的大环境,提高信息化标准化手段来参与竞争能力,是促进国内金融业健康发展的当务之急。重视金融信息安全保障我国目前已初步建立起银行的信息安全管理机制,出台了密码体系、电子认证等规范制度,建立健全应急处置和风险防范机制。各大银行正陆续建立灾难备份中心,其中有13家全国性的银行已经建成了同城的灾难备份中心。9家银行已经建成了异地的灾难备份中心,上海证券交易所分别对交易系统在同城和异地建立了实时的灾难备份系统。“十二五”金融工作必然会考虑到金融信息系统安全问题。现代金融业高度依赖信息技术,信息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有效性直接关系到整个金融业的安全,因此要高度重视金融信息安全工作,特别是网络安全、网民安全、银行卡安全,各级银行要充分认识到金融信息的安全对整体业务和金融体系,乃至经济体系的影响,要牢固的树立风险防范意识,强调成本可控,把信息科技作为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在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的同时,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强我国金融信息自主知识产权的开发和金融科技队伍的培养。
金融信息化推动着商业银行发展与创新,其影响力辐射到银行的每一个角落,而对客户而言,其最重要意义就是推出了种类繁多的银行产品,特别是适应电子商务发展潮流的电子银行产品。面对广阔的银行产品选择空间,客户表现出日益鲜明的个性化需求特征,基于先进技术系统的现代客户关系管理在充分了解客户的个性化需要之后,为客户量身定做特定的银行产品,从而促进了商业银行的产品创新。需要注意的是,尽管近几年商业银行产品不断推陈出新,日益丰富,但是基本停留在易于掌握、便于操作、科技含量小的低层次上,创新范围有待于进一步扩展,技术含量有待于进一步提高。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利率、汇率的逐步市场化,金融产品需求将更加多样化、复杂化、个性化,要求金融产品创新逐步深化。毫无疑问,各具特色的市场需求,在信息化建设的有力支持下,将引来一个银行产品创新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