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也逐渐走上了改革和市场化的道路。199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指出“教育事业是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先导性的行业,属于第三产业。”此后,理论界和教育界对教育的改革发展越来越关注。近两年来,随着国家扩大内需一系列政策的出台,教育启动居民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呼声渐高,发展教育产业、实行产业化成为理论界和全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现将国内近年来关于教育产业化讨论的主要观点作一综述。
一、对“教育产业”的不同理解
众所周知,教育是第三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产业,而且是一门特殊的产业。但是,对于教育产业的特殊性,理论界却有着不同的理解。
多数研究者强调教育固有的公共属性,认为教育产业主要表现为社会的“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经济学家厉以宁认为,教育产业就是指教育部门和教育单位所提供的产品,这种产品又称教育服务。教育产品按性质分,可分为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私人产品。公共产品没有排他性,任何人只要需要就能享受;准公共产品具有一定的排他性,即享受有一定的范围;私人产品更具有排他性,谁交钱谁享用。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教育服务不可能全部成为公共产品。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经济学院教授王善迈认为:教育属于有巨大正外部效益的准公共产品。教育的不同部分,其产品属性特征不完全相同。如义务教育和非义务教育,中高等教育中的普通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有的更接近于公共产品,有的则更接近于私人产品。义务教育在一定意义上属于公共产品,从理论和制度上说,它是一种强制的免费教育,在消费上不具有完全的竞争性和排他性,是同龄人都可以受到的教育。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叶之红则持有不同的看法,他认为教育产品的公共性属性并不是先天固有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一种产品的属性不是先天固有的,而是受环境条件变化影响的。在某种条件下公共产品甚至可以转化为私人产品。产品的供求关系和社会基本消费能力将直接影响产品与劳务的公共性成分。目前我国教育存在的供给不足、质量不齐、消费能力不均等问题,必然会造成公民受教育程度与质量的明显差距,使我国教育的公共性大打折扣。
二、教育是否应该实行产业化
教育产业化就是指从教育本身具有的产业特性出发,将其推向市场和实行企业化经营。目前,教育产业化已经在全国逐步试点,并在高等教育中较大面积地推广。由于对“教育产业”的理解不同,理论界对“教育产业化”的认识也截然不同。赞成产业化者有之,反对的也大有人在。两种观点针锋相对,水火不容。
一些教育部门的官员和学术研究者认为,教育是产业不假,但不能搞产业化。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司长纪宝成认为,教育是产业,但与传统工农业这样的产业区别很大。教育作为社会产品,具有积极的重要的公益性。同时,教育具有着特殊的“教化”的功能,对形成和改造人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具有重大作用,对人类文明的积累、传承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一切都决定了它不能像私人产品一样产业化、市场化。如果把教育产业化,办成盈利事业,势必危及党的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危及对“四有”新人的培养,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相违背的。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经济学院教授王善迈认为,如果将市场机制完全移植到教育中来,实现教育的产业化、市场化,将会导致四个后果:一是引起教育机会的不均等;二是可能导致入学率的降低;三是政府的教育投入将减少;四是教育的异化。我国和大多数国家的《教育法》都规定了教育的宗旨是育人,如果学校企业化,育人将成为手段,利润将成为教育的目的,学校也将成为像工厂、商店、银行一样的营利机构,受损者将是青少年一代和社会。
也有的研究者通过对教育的受众对象——居民的投资能力进行了分析,最后得出不能实行产业化的结论。调查资料显示,目前我国约有近1/3的居民储蓄为100万左右的“富裕阶层”所拥有。华东师大博士生阎光才、毋小勇据此认为,目前亟需接受系统教育、增加受教育年限的恰恰是那些收入微薄、占更多比例的弱势人群,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的居民子女。教育实行产业化特别是实行高收费后,供养一个普通的本科大学生毕业所需总费用至少也在5、6万元以上。这对于目前我国许多普通的家庭来说,绝不是一个小数目。现阶段的高校收费标准和大学生就业境况,已经令某些地区的农家子弟望而却步,如果我们再进一步加大个人交费比例来扩大办学规模,那么高等教育通向落后农村的大门可能因此而关闭。
赞同教育可以产业化者则提出,实行产业化,是教育改革的关键一环,可以解决长期以来国家教育经费投入不足问题,增加教育的有效供给;可以扩大社会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可以扩大社会受教育面,缓解就业压力。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伟教授认为,从国内的经济看,目前很难找到像教育这样有这么大需求、这么大投资潜力的领域,特别是在城市,潜在的、有效的教育需求很大,发展教育产业、走产业化之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扩大内需的作用,并可能带动经济增长。而且更重要的一点还在于,教育产业化是教育发展改革的必须,是教育体制改革和教育发展模式转变难得的历史机遇。
北京大学教授萧灼基认为,目前消费品市场有效需求不足,但教育市场却是供给不足。供给不足的主要原因,是政府的教育资源有限。一方面我国教育需求的潜力很大,大学生在全国人口中所占比重仍然很低,而人们受教育的愿望越来越迫切;另一方面,我国教育供给的潜力很大,实行教育产业化,就可以将需求的潜力与教育供给的潜力有机结合起来,迅速开发出来。
经济学家魏杰也认为,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居民的物质内需已经发展到了一定限度,不可能再有更大提高;而精神内需的开发还大有潜力。在教育、文化、娱乐、旅游等诸多精神内需之中,高等教育和旅游可能是最能最快见效的。我们发展高等教育,不能再单纯地由国家来投资,而应该实现多元化的投资。教育产业化,就是当前最现实的选择。
在论及发展教育产业可以扩大消费需求时,萧灼基解释说,发展教育产业,教育走向产业化,需要增加教育投资,如增建校舍、增添教学设备等。无论投资主体是国家或民间,都可以扩大生产资料需求。同时需要增加教员和学校工作人员,增加社会的工资收入,为扩大消费品需求提供条件。
经济学家钟朋荣认为,教育产业化后,教育的规模就会扩大,这至少可以从三方面缓解就业压力:一是大规模的教育活动需要更多的人从事教育工作,这就直接增加了整个社会的就业机会;二是能推迟青少年的就业时间,或者使中年人可以有相当长的时间进行学习深造和专业训练,可以减轻整个社会的就业压力;三是将一批低素质的劳动者培养成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高素质劳动者,有利于他们适应新的产业和工种,特别是更有利于他们到国际劳务市场去找事干。
三、教育如何产业化
作为教育体制改革的一种尝试,教育产业化是否就意味着教育的整个过程,教育的整个领域都可以产业化呢?大多数研究者对此作出了自己的界定,将义务教育排除在外。
萧灼基在肯定教育可以产业化的同时,明确提出目前可以产业化的只能是教育中的一部分。他说,从总体看教育是一种公益性的事业,以追求社会效益为目的。但其中的一部分,如职业技术教育,可以作为产业投资。义务教育完全是公益性教育,除了提高劳动者的文化素质、追求社会效益以外,没有盈利性目的。而作为产业部门,按产业进行经营的教育,就不仅具有公益性,而且具有盈利性。人们投资教育产业,也是为取得回报。这种盈利性,有助于增加教育投资,有助于降低教育成本和提高教育质量。
广东省顺德市政协主席招汝基也提出,首先要在观念上区分教育产业与教育福利的不同。他认为,教育福利是一种无偿性的、对社会提供的公共产品,例如国家办基础教育。而发展教育产业则是一种考虑回报的投资行为,讲求投资与收益的关系。从总体上说,教育是一种公益性的事业,以追求社会效益为目的。但在此基础上,义务教育与收费教育应当有一个明显的区别。如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这种教育就是不收费的,是没有盈利性目的的。除了义务教育外,高学历教育、专业技术教育或职业教育,则都可以收费。收费教育是按产业经营的教育,不仅具有公益性,而且具有盈利性。
在我国目前的教育体系中,高等教育无疑是产业化发展最快的一部分。对此,也有研究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中国社科院李培林研究员就提出,高等教育作为一门“产业”,必须面对市场的人才需求,引入竞争机制,但可以实行产业化的应该限定在后勤服务社会化、鼓励各种形式的办学等几方面。整个高等教育不能以赢利为目的,不能违反教育的自身规律,否则就会导致“卖文凭赚钱”现象的大量出现。他提醒说,高等教育的“产业化”是值得警惕的。
教育产业化终究是一项新改革,措施难免有不尽完善之处,效果也并非完全如人所愿。对全国已经进行的教育产业化实践和尝试,许多研究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对其中存在的不足和出现的偏差也作出了总结和概括。
范春生、闻军在《中国青年》上撰言文披露:教育产业化在一部分学校就是大幅提高学费、杂费等各种费用。根据有关方面对全国14所高校抽样调查的结果,1998年一个大学生一年的平均总支出为5929元。近年这个数字又有了明显的增长,其中仅学费一项就达到四五千元,个别学校每年需交的各种费用加在一起近万元。有的学校包括中学甚至在“教育产业化”的旗帜下违规招生、违规收费。据此,权威人士提出,教育产业化绝不是教育的商业化,不应曲解教育产业化,更不能把教育产业化简单视为教育乱收费。将“产业化”引入教育领域能够缓解教育经费短缺的窘境,还可以开拓教育发展的新领域,符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但值得注意的是,高校收费等并不意味着有钱就能上大学。实现教育产业化要处理好这种矛盾。
而复旦大学张爱阳认为,教育产业化就是政府在教育管理上采取一种现实可行的宏观式间接管理。改变过去整个国家的教育活动的管理权高度集中的状况,主要通过制定教育政策来保证教育目标的实现。政府在教育管理中还应该采取措施弥补教育市场化可能出现的遗缺之处,保证教育的公共性,保证民众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保证不同学科的同等发展机会。同时,国家应全方位地负担教育发展状况,着重关注贫困孩子的受教育情况。
(作者:梁莉 单位:沈阳铁路机械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