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继2005年超过英国、2008年超过德国之后,中国GDP再次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充分展现了中国经济增长所具有的强劲动力。虽然目前中国GDP只是微超日本,但如果中国能维持改革开放30年来一直居高不下的增长速度(年均9.8%),则中国经济远超日本并直逼美国,并非是天方夜谭。有人甚至估计,15-20年后中国经济规模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规模的扩大意味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相应地,必然会带来中国国际经济和政治地位的提高。
然而,在世界媒体的热议甚至“奉承”面前,在欣喜于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同时,我们也应当保持足够的清醒,切不可被“世界老二”的成绩冲昏了头脑。这不仅是因为中国人口基数大,人均GDP仅为日本的1/10,并仍居世界百名之后,而且是因为,规模和速度固然可以反映一国经济发展的状况,但质量和效益对经济发展更重要。我国目前的现实是,经济发展质量并未与经济规模同步提高,有时经济规模的快速增长甚至以牺牲经济质量为代价。这种状况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仅仅有规模上的超越而没有质量上的超越,我们或许能够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但永远做不了世界经济强国。
我国长期以来走的是数量扩张性经济增长的路子,特别是在GDP成为衡量地方政府政绩主要标准的情况下,各地在GDP这根指挥棒的指挥下,普遍出现了片面追求经济规模和增长速度而忽视经济增长质量的现象,这种重规模轻质量、重速度轻效益的做法带来的后果便是经济数量扩张与质量提高的非一致性,在GDP规模快速增长的同时,出现了经济增长质量提升的严重滞后。中国经济增长质量不高有很多表现,例如:
——经济发展质量的提高应该体现在绝大多数人生活质量的提升,而我国日趋严重的社会财富分配失衡和两极分化现象,事实上反映着我国经济发展质量提升的缓慢甚至下滑。虽然改革30年来,我国GDP一直保持着年均9%以上的增速,经济规模相继超英赶日,但大多数工人农民的生活质量却并未随GDP增长同步提高,两极分化日益严重,基尼系数早已大大超过国际警戒线,“生不起、活不起、养不起、死不起”成为很多低收入阶层生活的真实写照。这种状况足以反映出我们同发达国家经济发展质量的差距。
——经济发展质量还体现在生态环境上,凡是注重经济质量的国家无不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大力加强环境的保护。而我国所走的数量扩张型发展道路则往往伴随着对环境保护的忽视,甚至出现了以牺牲环境、牺牲人民健康为代价盲目追求GDP增长的现象。我国媒体不断爆出的严重环境污染事件,足以说明重规模轻质量所带来的严重危害性。
——经济发展质量还体现在资源消耗上,经济质量的提升应当表现为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我国GDP的增长则以资源的大量消耗甚至浪费为代价。这不仅表现在单位产出所耗费的资源、能源居高不下,而且还表现在由于各种原因所造成的严重浪费上。例如,发达国家很多住宅的寿命可以以百年计,而我国虽然每年消耗全球一半的钢铁和水泥用于建筑业,但中国住宅的平均寿命却只有短短的30年;城市化过程中也出现了大量的拆了建建了拆、挖了埋埋了挖的现象。这种经济发展模式虽然有利于拉动GDP,但其带来的弊端却显而易见。
——经济发展质量还体现在技术创新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上,发达国家尽管GDP增速不如中国,但由于其所走的是科技导向和科技创新的道路,因此,这些国家一直引导着世界科技发展的潮流,并以优势科技带动着经济的高质量增长。我国数量扩张性经济模式则导致了各级政府以及企业家行为的短期化,追求“短平快”、奉行“拿来主义”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常见现象,以至于我国汽车工业虽然发展很快,但满大街跑的都是国外品牌;虽然我国已经超越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但绝大部分出口额却由三资企业完成。
以上情况说明,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经济发展质量存在很大差距。在经历了30年的经济总量高速增长的今天,我们应当将经济发展质量摆在优于经济规模的位置予以高度重视。如果我们仅仅满足于GDP超日赶美,继续走重规模轻质量的经济发展道路,那么,即使我们在GDP上超越了美国,但也很难进入世界强国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