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服务业 > 研究报告 > 正文

酷六优酷打口水仗 数据造假曝盈利之殇

2010-08-26 15:00来源:IT时代周刊字号:小

  当视频网站的世界杯营销大战热闹收官后,围绕“谁是第一”而爆发的口水战又将整个行业推上了风口浪尖。

  事件源于一份尼尔森的监测数据。6月12日,视频网站酷6网引用第三方调研机构CR-尼尔森监测数据,高调宣布其世界杯期间网站流量超过3.99亿。7月16日,CR-尼尔森对外公布,酷6网在世界杯期间流量第一。

  但是,这个数据马上受到另一家视频网站优酷网的质疑。优酷认为酷6是用PV(页面浏览量)代替VV(视频播放量)才得出“流量第一”的结果,而VV才是行业公认指标,因此,指控酷6网混淆视听和涉嫌与尼尔森串通造假。争吵逐步升级,最终,酷6于7月21日,以涉嫌侵犯企业名誉权等原因,一纸诉状将优酷告上了法庭,并要求其赔偿损失100万元。日前,该案已经在法院立案。

  毫无疑问,这场官司的最终根源仍是利益。由于视频网站的盈利主要来源于广告商的投入,因此网站流量数据体现的用户数量就成为广告商投递广告的唯一指标。在业内人士看来,“数据造假门”摩擦的背后,隐含了企业间对于广告商与用户争夺的白热化。然而,不论诉讼结果如何,优酷与酷6在此次数据口水战中,再一次为各自赚足了曝光率。

  口水战

  自国内视频网站诞生的那一天起,彼此之间关于排名、版权以及关于流量的争斗,就从未间断。而通过对前不久结束的南非世界杯赛事的转播,视频网站又一次成为了业界关注的焦点。国内统计数据显示,世界杯期间国内52.7%的观众选择通过互联网了解2010年世界杯消息,这个比例超过了传统的电视、报纸等媒体。

  世界杯为视频网站带来了巨大的广告市场,但由于取得的播放版权存在差异,各网站所交出的成绩单也不尽相同。历经31天紧张奋战,土豆网与优酷网宣布在世界杯项目上获得2000万元左右的收入,实现单项目盈利。与此同时,酷6网高调宣布“流量第一”,似乎成为了本届世界杯视频转播最大的赢家。

  好景不长,优酷第一个跳出来对这个成绩表示质疑,指责酷6数据造假,更指CR-尼尔森与酷6狼狈为奸,为酷6“背书”。土豆网随后加入战局,称:“使用PV作为世界杯项目成败的判断标准,说明酷6网可能准备作出转型,离开视频行业向图文类门户进军。”而后,酷6网CEO李善友对优酷老板古永锵叫板,声称“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就在业内对酷6数据表示怀疑时,多家第三方统计机构相继公布了世界杯期间的视频网站数据。国内一家咨询机构亮出对国内各大门户类网站的世界杯监测数据:新浪、搜狐、网易三家门户类网站在世界杯第一周的PV总数均不超过3.99亿;酷6网没有任何理由在一周内PV总数超过3亿。由于同一个来访者不断地刷新页面也可以制造出非常高的PV,因此PV并不直接决定页面的真实来访者数量。

  “到底是VV,还是PV,其实到现在也没有确定的统一标准。”中国传媒大学网络新闻硕士生导师李建刚说,“后者是传统网站的判断依据,而VV是随着视频网站的崛起在近两年被广泛接受的。”选取其中任何一种作为标尺都不够准确,“用VV看,可能更能比较出视频质量的高低;而PV作为传统指标,也有说服力。”

  作为第三方却身陷“数据门”的CR-尼尔森对此也显得很无奈:“我们只能保证自己的数据没问题,至于不同人可能对数据的解读方式不一样,不同的统计方法得出的数据也可能不一样,这个我们没有办法控制。”CR-尼尔森此前对酷6网的监测显示,在世界杯期间,酷6网日播放量(VV)均值2.28亿,峰值2.88亿。

  由此可见,用一种标准得出“第一”的结果更多的是场博取眼球的炒作。

  实际上,早在2008年北京奥运后,视频网站间的口水战就已风起云涌。当时酷6拿出部分第三方数据,大肆宣扬其用户日均访问页面与访问量指数均排名第一,并已超过土豆网流量。而土豆网CEO王微却对此不屑一顾,他认为说Alexa排名的流量是没有意义的事情,整个视频行业需要一些突破性的内容,而不是每天在吹嘘自己的所谓垃圾流量。

  因此,对于这场相似的“公关秀”,多数人抱看热闹的心态静观其变。但也有部分人士为口水战叫好,速途网总裁范锋认为,口水战并非没有价值。当年新浪、搜狐的口水战,打出了数一数二两大门户。如今优酷和酷6近期的口水战,也许是这个新行业崛起的标志。

  盈利之殇

  一份来自《2010年第一季度中国网络视频市场季度监测》的数据报告显示,2010年第一季度中国网络视频市场的收入为3.4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1.2%。这个数据表明,2010年中国网络视频市场已经具备了正版高清模式快速发展的外部环境,用户规模和盈利模式都在逐渐成熟。

  然而,从国内视频网站之间连续不断的口水战中,却丝毫窥视不到视频行业有序稳定的前进形势,反而呈现出整个行业火热之下的混乱迹象:没有尽头的版权纠纷、点击率虚高造假等情况不一而足。相比之下,国外网络视频行业在YouTube和Hulu等几大网站分治下显得有序而发达。

  在美国,以分享为代表的YouTube和以正版影视剧为代表的Hulu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视频商业模式。2010年5月17,YouTube宣布每天的观看量达到20亿,这个数字几乎是美国三大电视网络黄金时段观众人数总和的一倍。与此同时,由新闻集团和NBC环球共同组建的Hulu视频共享网站,由于能够提供完整长度的电影和电视剧,异军突起受到美国网民的追捧,现已逐渐成长为美国最为流行的视频共享网站之一。

  另IAB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美国视频广告总收入增长38%,增至4.77亿美元。但是,在资本市场上取得了巨大成功的YouTube,收入和盈利方面却与后来居上的Hulu相差甚大。YouTube至今尚未盈利,而多名分析师对Hulu今年上半年广告收入的平均估算在7500万美元左右。以此对照IAB的最新数据,则今年上半年,Hulu在美国所有视频广告收入的份额已达20%。

  “但在中国,由于复杂的电影电视剧版权环境,没有纯粹的Hulu,也没有纯粹的YouTube”,业内人士分析称,国内大多数视频网站的盈利依旧依靠单纯的广告投入。而网站流量作为广告商投入的最重要指标,决定数据上占优的网站能够处在产业链上游。

  此次酷6和优酷间的“数据门”摩擦,无论是口水战还是老大争夺战,在业内人士看来,都是由于视频行业面临巨大的盈利挑战。“‘流量第一’争夺的背后,隐藏了双方高层间的正面博弈。”一位业内人士评论称。

  显而易见,摆在视频网站面前最大的难题,并非所谓的“流量之争”,而是如何能将营收模式进行多元化。业内人士认为,网络媒体已迎来“内容为王”的时代,网友对内容的要求更加多样化。网络视频商不应通过口水战炒作,而应将精力放在寻求更多的授权视频内容、推出各种原创内容上,并加快网速,提升观看体验。纠结于数据真伪,凭借数据造浪得“第一”虚名,对行业发展没有任何好处。(记者:傅若岩)

(责任编辑:羽篪)
推荐阅读
谋思资讯有部分内容或图片来源于互联网,内容和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问题敬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


关于谋思网联系我们帮助中心服务条款隐私声明法律声明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0-2024 imos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