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思商学院 > 商业模式 > 正文

本土外资纷争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

2010-06-30 16:35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字号:小

  “辉门是一家以技术取胜的公司,迅速发展的中国市场已使我们意识到,如果我们不走在竞争对手前面,迅速成为中国市场的领导者。我们就称不上是全球的领导者,”6月25日,美国辉门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Jose Mana Alapont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深有感触地说。

  当天,辉门公司投资2000亿元新建的亚太区技术中心暨总部在上海正式启用。

  而就在亚太一个多礼拜前的6月8日,同样在上海,德国采埃孚亚太总部和研发中心落户上海松江。“我们就想通过这个来发出一个非常强烈的信号——我们对中国市场非常重视。”采埃孚集团首席执行官Hans-Georg Haerter说。

  盖世汽车网最近对900家零部件公司的调查结果显示:随着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原来在行业中处于领导地位的外资汽车零部件公司正进行新一轮的投资,以继续维持其在行业中的绝对主导地位。

  几乎与此同时, 3C等其他行业利润率的巨幅下滑,又使得这些行业内有竞争力的企业,纷纷将汽车零部件行业纳入产业延伸的首选。

  加上近阶段,中国本土零部件公司正由此前以成本为主要的行业,逐步向技术含量高的产品与外资展开正面竞争,盖世汽车网CEO陈文凯分析:随着外资加大投入、外行的加入和本土零部件企业的整体升级,中国零部件行业即将进入“春秋战国”时期。

  盖世汽车网的这份调查,借助于其最近举办的“2010最具竞争力的汽车零部件企业百强评选”,这个评选由国家商务部直接参与指导。记者了解到,900家零部件企业来自于直接申报或被采购商推荐的3000多家零部件供应商中。

外资“厉兵秣马”

  在对400多家中外主机厂及一级供应商的采购及技术开发约1000多名专业人士进行问卷调研后,盖世汽车网得出结论:在汽车主要的关键系统和部件方面,外资基本控制了70%以上的市场份额,部分产品几乎全部为外资所垄断。

  “外资汽车零部件公司凭借其技术、管理和既有客户关系等优势,在中国汽车市场表现十分突出,尤其在高科技领域更是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陈文凯说,“虽然,这种情况在近两年改变的可能性不大,但随着零部件行业竞争的加剧,在过去,外资零部件企业大都采取了将国外的产品直接带到国内,而现在情况发展了变化,为了在竞争中领先,跨国公司在加紧技术、开发能力等升级的脚步”。

  本月初,第十届必比登挑战赛上,记者试坐了米其林配有主动车轮(Ac-tiveW heel)的试驾车WILL,这辆车不再需要变速箱、离合器、传动轴、万向节,甚至不需要防倾杆。在主动轮胎的两个电动机之间还设有制动装置,动力、制动和悬架都被集成在一起,已经能够控制车辆的行驶。米其林推出主动车轮的主要目的是与电动汽车配套。因为相比普通内燃机汽车,电动汽车装配的电池须占有较大的空间,直接影响动力装置的配置,也影响到乘坐的空间。据米其林技术人员介绍,这款产品在2013年就可能正式全面投入使用。米其林主打高端轮胎供应市场,米其林集团首席执行官米歇尔·罗利耶(中文名贺立业)告诉记者:“米其林将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在中国扩大产能等方式继续扩大在中国市场的销量。”

  Hans-Georg Haerter告诉记者,在中国建立研发中心的目的是为了符合中国客户的需求,尤其是一些特殊的需要。2008年下半年遭遇经济危机,采埃孚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提高了在中国市场的研发投资。

本土企业增速超外资

  外资零部件公司在中国积极的投入,一方面来自于其全球主要竞争对手的竞争,同时也有来自中国本土零部件企业的竞争。

  根据本次调查显示,本土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在汽车轮毂、玻璃、蓄电池、鼓式制动器、汽缸体等十多项汽车领域占据优势地位,在交流发电机、离合器、雨刮系统、密封件等多个以前为外资占市场主导地位的领域近5年来发展迅猛,已占据一席之地,并有望在未来形成与外资平分秋色的局势。

  “目前国内的自主零部件企业主要还是集中在以成本为主要采购要素的领域,”陈文凯透露,但他同时认为:“很多本土零部件企业,是迫于外资零部件企业实力雄厚,研发强劲,无法与之抗衡,才采取了先占据技术含量和技术投入上相对较少而对成本控制上能突显优势的产品上,等达到一定规模后,再逐步向技术含量高的产品与外资展开正面竞争。”

  近三年来自主品牌的汽车市场占有率一直在上升,特别在2009年甚至一度达到了近50%的市场份额,这与10年前相比有了大幅的提升,自主品牌市场份额的持续上升,也为本土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升级创造了机会。

  在此次调研中发现,80%以上的汽车零部件细分市场本土零部件公司的市场份额在增长,40%以上的细分市场本土企业市场份额超过50%,尤其在商用车和二、三级零部件配套领域最为突出。

  此外,本土企业在90%的二级供应市场发展迅猛,并形成全球性的竞争力,既能在中国本土市场上占有相当大的市场份额,也能利用好跨国采购的机会进入全球配套体系,最终建立国际化的运营体系,并在全球建立生产、销售及服务体系,在某一细分市场上获得全球前三名的地位。

外行大举进攻

  除了行业内的,还有来自于行业外的竞争。调查显示:由于中国汽车市场的火爆以及3C、家电等其他行业利润率的巨幅下滑,使得汽车零部件行业成为这类行业里有竞争力企业进行产业延伸的首选,其中一些企业通过3到4年的努力,已崭露头角,并越发成为传统汽车零部件企业不可忽视的竞争对手。

  台湾的台达电子,虽被业内称为“电源大王”在电子行业颇具盛名,但在汽车零部件行业根本名不见经传。三年前,在其董事长郑崇华带领下,进军汽车零部件行业。在连续以每年1000万美元投资后,目前,台达电子已经在汽车零部件行业崭露头角。

  6月17日,在台达电子吴江的生产基地中达电子,展出了两款由其自行改装的增程式插电式试装车和小型纯电动车。“台达电子最先进入的是汽车电子行业,但三年前,觉得新能源汽车未来是发展的重点,于是转向新能源汽车,由于我们本身有相关技术的积累,所以很多资源都可以使用,这使我们更具备竞争优势,”台达电子副总裁暨汽车电子事业部总经理张讯海告诉记者。

  就在记者采访期间,遇到了来自通用、长安等国内大型整车企业的研发人员,新进入零部件行业的台达电子很可能成为他们新能汽车的供应商。

  在此次百强评选初选出的900余名企业中有5%的企业是外行进入者,且以香港、日本、台湾、新加坡等东南亚新兴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居多。

  例如,在汽车电子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家电及电子器械制造商纷纷涉足汽车电子零部件领域。如福州三和精密轴有限公司便是3年前进入汽车零部件领域的企业,目前已成功为本田中国的工厂配套。

  此外,近年来,随着乘用车市场的需求量不断提升,大量商用车零部件公司瞄准了乘用车市场上的高额利润,因此相当多的商用车公司决心进军乘用车市场。本次调研结果中,成功进入乘用车市场的商用车零部件厂商占到入选名额的5%,并且以生产曲轴、轮轴等产品企业居多。天润曲轴之前主要做商用车曲轴的企业,近两年进入乘用车领域,并为上汽、菲亚特等大型汽车企业供应曲轴产品。

  售后市场汽车零部件公司加速进军配套市场。前期主攻包括国内售后市场或出口售后市场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近些年加大了进军配套市场的力度,如山东金麒麟等。

“春秋战国”时期到来

  “总之,目前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竞争仍处'春秋战国’时期,基本上在所有领域,都存在着日益激烈的竞争,既有本土与国际公司间的竞争,不同区域背景的国际公司之间的竞争和相互渗透也在升级。”陈文凯认为。

  东风日产的一位采购总监对此表示:“未来几年,国际背景的整车企业都将打造适应中国市场竞争特点的供应体系,中国本土零部件企业如果能在技术研发能力和质量管理方面上一个新的台阶,就有进入国际公司采购体系的机会。另一方面,中国本土的整车厂希望能进入中高端市场,需要更多的国际零部件公司来支持其提升品质。外资零部件公司也存在着如何降低成本而占据更多本土整车厂市场份额的问题。”

  与国内的自主品牌企业相比,外资汽车零部件跨国企业大都实力雄厚,在相关配套领域拥有强大的同步开发能力、经验数据积累和大量的研发资金投入,并且这些企业占据外资新车的同步开发机会,相反,中国本土的汽车零部件公司大多缺乏同步开发能力,而只具备按样件开发或按图纸开发的能力,在零部件高技术领域的差距就会越来越大。

  但通过盖世汽车网的调查也发现,本土零部件企业的竞争能力也在增强,全球采购为中国企业带来了理念和管理能力上的提升;与十几年前不同,近5年汽车行业的井喷式的发展,重新吸引了大量以前不太愿意在国内配套市场上投入的企业家的注意力,他们充分利用了这几年的发展机遇,提升内部管理,并缩小了与外资公司的距离;加上国际品牌整车企业采购的本土化趋势越来越强烈,即使是日系公司,也开始调整采购策略,从原来相对稳定不变的供应商体系到根据中国供应市场特地重构供应商体系,这将使越来越多有竞争力的中国本土供应商也被纳入候选供应商之列,这为本土供应商带来了很大的机会。

  陈文凯预计,“中外企业在这个领域的正面厮杀或在未来五年内拉开大幕。而从本土零部件企业的发展态势看,不排除少数几家有望在未来几年跻身国际级供应商行列。”        (作者:俞凌琳)

(责任编辑:荆春杰)
推荐阅读
谋思资讯有部分内容或图片来源于互联网,内容和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问题敬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


关于谋思网联系我们帮助中心服务条款隐私声明法律声明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0-2024 imos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