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4月28日以来,主板已有半月无公司上会,而创业板进入5月份以来,也只是分别在5月10日、14日召开了两次创业板发审会。有市场分析认为,当前新股发行有放缓迹象。
IPO节奏是否放缓,目前还没有得到管理层的确认。而短期的发行节奏变化,也可能有一些客观因素。比如,不排除有发审委换届的原因。今年5月4日,证监会第十二届主板发审委正式成立。按照惯例,新一届发审委成立后,发审委委员们需要一段时间来对政策进行学习研究。在这段时间里,新股上会工作暂时放缓是一种正常现象。不过创业板发审委目前还不存在换届问题,创业板新股上会节奏为何放缓,市场还有些疑问。
不过,市场猜测新股发行有放缓迹象最主要的原因,可能还是习惯于“被拯救”的投资者及一些市场人士急盼着管理层能够出手救市。近来新股连续出现破发现象,今年以来上市的130余只新股中,有近三成的新股出现破发,新股已成为股市的重灾区。此外,自4月15日以来,在欧美股市连创近年来新高的情况下,A股却独自下行,上证指数从3181.66点跌到2604.20点,大跌了577.46点,跌幅达18.15%。有人盼着管理层“救市”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而就当前的市场来说,“救市”还为时尚早。不久前发行的海普瑞,发行价高达148元,创下A股IPO第一高价股新纪录,发行市盈率高达73.27倍,新股发行如此“鼎盛”,“救市”岂不是要将新股发行价格再往上推?
自去年6月份IPO重启以来,新股发行奉行的是市场化发行原则,不仅新股发行价格由市场说了算,而且新股发行节奏也由市场说了算。新股发行明显是供不应求,新股发行中签率仍然很低,根本不存在发不出去的问题。既然如此,为何要放缓新股发行节奏呢?
从中国股市的整体利益考虑,放缓IPO节奏远不如降低IPO价格。放缓IPO节奏不利于企业发股上市,对那些急需上市融资的企业不利。而如果降低发行价格,让更多想上市的企业能够上市融资,市场资金需求也不一定会增加,比如海普瑞超募资金达50亿元,如果将这些资金分散到20家中小企业之中,则能更好地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而且,此举还有利于避免发行人的圈钱行为,避免超募现象出现,避免股市资源的浪费,还有利于降低股市投资风险,有利于增加股票投资价值,是对股市最好的拯救,何乐而不为呢?
在新股发行制度市场化改革一周年来临之际,进一步完善新股发行制度成了摆在管理层面前的重要课题。如何把IPO价格降下来,这应该是下一步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的重大考虑。 (作者:皮海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