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明的重庆人目前正试图将其年产8000万台笔记本电脑的零部件生产一网打尽,当地目前已腾出近3万亩土地,作为“亚洲最大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的配套产业基地的用地。
3年内实现 70%的零部件本地配套能力
“招商引资初战告捷,配套产业链正在逐步形成,”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24日公布的信息称,重庆市笔记本电脑配套产业发展稳步推进。
截止5月底,重庆市为笔记本电脑产业准备的“一区十园七基地”各工业园区可立即提供“七通一平”土地2.8万亩;规划建设各类标准厂房422万平方米,其中已建成161万平方米,在建131万平方米,规划近期建设131万平方米。
目前重庆市还为当地的笔记本电脑基地及配套基地规划建设职工宿舍124万平方米,其中已建成40万平方米,在建64万平方,规划近期建设20万平方。
重庆市市长黄奇帆曾经用“再快都是慢”来要求该市的笔记本电脑工厂建设以及配套产业园的推进工作,他说,“现在不是我们要求快,几家笔记本电脑整机厂商为快速抢占市场,甚至委托我们在重庆帮他们到处找现成的标准厂房,以求尽快投产。”
该市此前抛出的计划显示,当地拟在未来几年将当地的笔记本电脑年产能做到8000万台。目前该市已经落实的产能及生产线中,惠普和富士康项目年产笔记本电脑2000万台,英业达1000万台(远期2000万台,不低于英业达上海基地的产能,将落户两江新区),近日低调释放的和硕年产1000万台笔记本电脑产能(将落户两江新区),以及一直没有正式确认产能的全球笔记本代工老大“台湾广达”在重庆的工厂产能大致为2000-4000万台。
不过,重庆市借全球金融危机逆势招徕了一大批全球笔记本电脑巨头,但当地此前几乎没有任何笔记本电脑配套能力,一切都得从零起步,并试图在3年内实现 70%的零部件本地配套能力,以并降低投资商的运营成本,并提高这些企业产品型号变化的反应能力。
交通体系面临重大挑战
重庆市目前对当地工业投资项目的要求是,凡在主城区工业园区内的投资产出要求必须达到50亿元/平方公里,在重庆渝西地区为30亿元/平方公里,三峡库区为20亿元/平方公里。
由于当地目前布局的“一区十园七基地”各工业园区基本都位于重庆市主城区或该市划定的距离主城区车程为一小时的经济圈内,因此其投资要求为亩产50亿元/平方公里。2.8万亩笔记本电脑配套产业园的最低总产出为933.35亿元。
但实际产出可能远超这一数字。
如果当地届时达到年产8000万台笔记本电脑的目标,每台笔记本电脑按5000元人民币计算,其整机产值将达4000亿元,如果当地完成70%的配套,也同时意味着还会产生大致2800亿元的配套厂创造的产值(此处以配套率的价格一致来粗略估算)。
目前重庆市已签订正式协议20户(其中7户企业已实现配套),涉及显示模组、电源适配器、连接器、连接线、模具、物流、包材等领域;意向性协议46 户,涉及电池、键盘、鼠标、模具、机壳、连接器、表明处理、包材等领域。签约企业约覆盖了笔记本电脑关键零部件的50%。
当地正在展开高强度招商。今年以来,重庆市共组织开展了4次与笔记本电脑配套供应商的集中对接交流活动,累计接待供应商217户,洽谈交流285次; “一区十园七基地”各区县组建了43个招商团队,共164人,先后赴长三角、珠三角、台湾招商88次,拜访企业195户(次)。
不过,据媒体此前追问广达、英业达高层得到的回馈显示,这些笔记本生产大厂对重庆市的交通系统是否能承受大流量高强度的物流压力表示担忧,此前当地构建的交通系统并未考虑到会有如此高强度的物流,目前仅考虑修建一条从西永到重庆机场的专用高速路是远远不够的——每个年产能1000万台笔记本电脑大厂每天就可能有1000-2000个大型货柜车出货,而供货商输入零配件的车辆数是此数据的几倍。